今日美术馆与安盛艺术品保险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现场
日前,今日美术馆在北京与安盛艺术品保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尝试打造国内第一个民营美术馆艺术品安全性规范体系。依据协议,双方未来将在如何规避艺术品风险、艺术品受损的修复,以及艺术品彻底损坏后的赔付上加强合作。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之一,且每年呈增长势头。然而在巨额交易背后,艺术品的保管、安全却处于“裸奔”状态。之前发生的故宫哥窑受损、“7·25艺术大火”事件凸显中国艺术品的安全问题。
据今日美术馆执行馆长高鹏透露,今日美术馆此前曾在安盛艺术品保险的推荐和帮助下,完成了全球风险评估。未来今日美术馆还将继续借鉴国际经验,为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建设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资料显示,创立于2003年的今日美术馆是我国加入WTO后第一个按照国际美术馆规范建设和运营的纯民间美术馆。安盛艺术品保险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专业经营艺术品保险和艺术品服务的保险公司,隶属于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法国安盛集团,目前占据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艺术品保险市场份额。
保险介入给艺术品穿“防护衣”
美术馆藏品的安全、损坏艺术品的修复理赔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民营美术馆的发展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亟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民营美术馆的馆藏及参展艺术品,总体处于“破损难补、丢失难赔”的境地中,艺术品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与当前国内美术馆如火如荼的馆场建设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2011年,故宫博物院科研人员在对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而今年7月25日,顺义一辆载有众多当代艺术品的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失火。随后知名策展人沈其斌称这是自己策划的《当代艺术:中国进行时!》专场拍卖的大部分作品遭遇大火,该场大火共损毁作品74件,且均未投保。此事件被称为“7·25艺术大火”。
艺术品具有珍贵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使得艺术品的保管、运输、布展、展陈等各个环节都具有高风险性、为此安全保险机制也应该是成熟的艺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但国内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较多艺术品并未投保。
高鹏透露,今日美术馆与安盛艺术品保险自2011年即展开接洽,安盛艺术品保险公司首先按全球风险评估体系,对今日美术馆进行了风险评估,经过防火防水防盗、员工识别、艺术品进出流程、运输安全管理等100多个项目类别的评估,安盛给今日美术馆打出了97分的高分。此次合作等于给艺术品穿上了“防护衣”。
艺术品投保为何难推广?
事实上,艺术品最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如地震、火灾等造成存放地的损失,还有就是展览过程中出现的被盗、受损等情况。
“一个原因是艺术品的价值难以判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艺术品究竟值多少钱,投保人和保险公司需要达成一致,但国内目前没有非常权威的艺术品估值机构。另外,艺术品的估值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比较困难。保险公司是按照艺术品的估值来收取保费的,一般价值1亿元的艺术品,保费是0.5%—1%,但委托方和保险公司如何能协商一个双方满意的价格是难点。
业内人士分析,艺术品真伪难以辨别是艺术品保险难以推广的另一重要原因。“真假问题保险公司很难鉴别,如果判断失误,会损失严重。保险公司一般不轻易给其投保,尤其是对艺术品所在环境的安全保障情况不确定。国内缺乏完善的鉴定和定价体系,造成保额难以确定并导致无法开展此业务,比如服务商业的评估评鉴、鉴定鉴价、艺术品修复等几个环节都存在空缺。
此外,由于艺术品价值都比较高,巨大的保费也常让客户望而却步。
私人藏品难投保
据了解,艺术品保险在欧美已经相当成熟。据统计,在国外每100美元的艺术品交易,保险公司就能从中获得1美元的保费收入。保险公司在接到保险申请后,会聘请独立的艺术行业顾问或评估机构进行商业价值评估,具体保价额由艺术品本身的价格、风险系数以及保险公司的运作成本而定。而且其承保对象非常广泛,包括个人收藏、企业收藏、艺术品经销商、博物馆和拍卖公司等类似机构或个人。
但目前在国内私人藏品却无法投保。众多人士指出,一方面由于私人藏品的真伪更加难以判断和确认,保额的确定更为困难。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私人藏品所在环境的安全情况无法全面了解,很容易出现投保人故意损坏而骗保的纠纷产生。
即使在国外,要给自己的私人艺术藏品上一份保险,一方面专业的保险公司会派专家上门详细考虑,会在防盗、防水、防光等方面提出建议。而且对于艺术品因为时间流逝而发生的损坏不予承保。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品价格不断上涨,藏家需要间隔三至五年要求保险公司对自己的艺术品价值进行重估,以免遭受损失。
还有一个原因,如果被保的艺术品发生部分损坏,保险公司要请专业修复师弥补损坏的部分,修复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修复后的产品,再根据瑕疵的状况,进行折旧赔偿,偿付价值减损的部分。而目前国内优秀的修复师大都供职于各大博物馆,不对公众服务。这对目前艺术品保险业的开展也是一个问题。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