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博览会副秘书长顾之骅发言
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出任全程支持单位的2013(第十七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作为亚洲著名的艺术品交易盛会和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压轴大展,于11月14日上午在上海世贸商城(上海市兴义路99号)正式拉开大幕。
艺博会现场
据介绍,本届上海艺博会以“让消费爱上艺术”为主题,展会面积达2.4万平方米,在上海世贸商城共设四大展馆,分别为“中外画廊专区”,“中国陶瓷艺术馆”和“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海艺汇杯”,共设不同规格的展位176个。届时,将有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韩国等15个国家的143家优秀画廊参展,展出数千件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影像、装置、陶瓷等艺术品。
青年艺术家推介展
2013年11月13日下午,由本届活动主办方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共同策划主办,上海八号桥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全程支持的“2013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海艺汇杯”举行颁奖仪式,今年又为青年英才们搭建了一条通往市场的双向选择桥梁。经过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施大畏担任评委会主任的初选和复评,最终确定了52位青年艺术家的120余件作品入围。本届青年艺术家们的作品,最突出的特征是“接地气”,所谓“接地气”是指他们已基本摆脱了模仿、挪用、甚至照搬的方法,很多作者的艺术个性和自持力,以及独立判断力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他们显然采取了主动选择与流行风格、样式保持距离的立场;而一些受到长期技术性训练的学生,则融入了观念艺术等现代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内容置换,都突出地表现了自己的成长困境主题。
肖谷 《菱豪》 油画
其中不仅有梵高、席勒、达利、赵无极、朱德群、颜文梁等中外著名艺术大师的名作,同时,还有冷军、艾轩、庞茂琨、郭润文、施大畏、周国桢等一大批具有中国艺术市场风向标意义的名家作品。其中,由韩国艺术家朴善基创作的主题雕塑作品《远大前程》;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版画《伏案的作家》;奥地利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的《自画像与中国彩灯》、《蓝衣自画像》等版画;91岁高龄的中国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先生绘制的长卷《前事莫忘》;被誉为中国超现实画家之首的冷军的油画《肖像之相-小姜》;陈逸飞胞兄陈逸鸣创作的“红尘与梦乡”系列展;上海油画雕塑院常务副院长肖谷耗费八年心血创作的《寻找东庄》系列油画,以及中外艺术家联袂推出的“艺术欧罗巴主题展”等等,都是盛会的缤纷亮点。
艺博会现场
本届盛会的主题宣传口号为:“让消费爱上艺术”!
今年的主题口号为上海艺术博览会增添了一份亲和力,让艺术品收藏的行为显得更为“家常”与平易近人。该主题除了继续号召在高收入人群中推广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理念之外,力图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相结合,希望能在更多的市民大众中树立并普及艺术品消费观念,使社会各个群体能够进一步关注艺术品市场,参与艺术品消费。
艺博会现场
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已经有目共睹,尤其是在精品消费方面,比重已达全球的27%,已正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头号消费大国。而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了“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所以随着我国居民各项收入的增高,预计整个消费能力还将持续攀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今天所盛行的各种消费中,名车、名表、皮包以及房产和金融产品占据了主流,可代表品位与精神内涵的艺术品,却始终未被各个层面的消费者纳入到视线中来,呈现出一个很大的消费空白区。例如,艺术品最基本与最常见的消费,往往是由于家居装潢或装饰需求时的“补墙”行为而发生的,所谓“补墙”,就是每个家庭客厅面对电视正上方主墙面,以及各商务楼办公室的墙壁等处,往往是一片空白,因此为这些墙面购置艺术画卷,营造艺术氛围,则称之为:补墙!通过艺术品“补墙”,不仅有美化家居,陶冶情操,引发源源不绝的社交话题的多重效应之外,也是培养一个收藏家的重要的第一步。纵观各类消费,唯有艺术品蕴涵着各类物质产品所无法比拟的精神能量,其中蕴藏的美学与精神层面的回馈,更是一般产品所无法比拟的,而且能够直接影响到家中第二代的审美观点和文化素养,相较于一般人而言更加能够提升生活的品质。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按照国际规律,当人均GDP达到六千至一万五千美元区段时,则会带动一波艺术品消费的浪潮。根据统计,中国今年会有3.5亿人口的GDP达到这个标准。所以,中国家庭艺术品的购置,将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消费市场。
【相关阅读】
【编辑:上海站】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