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看好国内艺术品市场将进入大众消费时代
0条评论 2013-11-15 09:26:4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君娜

两位市民正在观看展览。

两位市民正在观看展览。

今天,你“补墙”了吗?

记者在一楼展区遇到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王先生,他利用午休时间赶来艺博会“领市面”。王先生说:“家里的新居正在装修,风格有点欧式,希望能够在墙面上挂一幅真正的艺术作品,而非以前的印刷品。”最终,他买下一幅18世纪罗马建筑风景的意大利铜版画作品。

之前一天的预展上,女画家张弛的作品在一小时内被订走20多幅。大部分买画者也并非是艺术界或收藏界人士,其中一位连续两年购买张弛画作的刘女士说:“我就是买来挂在家里墙上的,好看的画就应时时欣赏。”

类似的购买行为在本届艺博会上有一个特别的称呼:补墙。每个家庭客厅面对电视正上方主墙面,及各商务区办公室的墙壁处,往往一片空白,为这些墙面购置艺术画卷、营造艺术氛围的行为被称为“补墙”。而一些在家居装饰风格上有着明显优势的作品成为艺博会上交易的香饽饽。

“消费”渐抢“投资”风头

事实上,从2010年艺博会的“让收藏成为财富”,到之后两年的“艺术就是财富”、“收藏艺术,点亮心灵”,再到本届艺博会的“让消费爱上艺术”,艺博会主题的变化也证明了艺术品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

“未来十年,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将迎来一个爆炸性的增长。”上海艺术人文频道总监陈雨仁说,“SMG艺术”展位以240平方米超大展位亮相,就是嗅到了艺术消费的风向。

“当艺术品被越来越多普通人消费时,说明我们从物质消费时代真正进入到了精神消费时代。”在恒源祥香山美术馆馆长陈明看来,这应该是艺术品价值的本位回归。

另一方面,当艺术品大量成为消费对象时,消费人群的口味是否又将主导艺术创作?对此,知名画家、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认为,“我们要相信市场本身是有觉悟的,艺术和市场并不矛盾,艺术家该怎么画还怎么画。”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坚持自己的创作追求,不为市场的浮躁所左右。四楼展区殷正洲的上海滩怀旧系列油画作品,绘画语言娴熟老到,风格十分鲜明,吸引了不少观众关注的目光。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