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偏重关注文化价值
继“《过云楼》藏书专场”“南长街54号——梁氏重要档案专场”后,北京匡时已经建立了“古籍善本”的品牌效应。在12月4日的秋拍中,北京匡时再度推出重量级作品北宋刻本《礼部韵略》。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晓冬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提到需要注意的三点:首先他强调版本价值。旧时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如果是孤本,就更为难得;其次是艺术价值,从此套作品的字体风格,纸张材料,版式设计等等都体现了北宋的传统艺术风貌;第三是文献价值,《礼部韵略》作为一本考生工具书,反映了北宋科举考试变迁的历史。
对于估价体系,谢晓冬指出,由于古籍善本作品的特殊性,它的估价范围往往会脱离固定的标准。参与主体也具有巨大的不可确定因素,除了本板块的传统藏家外,书画、瓷器板块的藏家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古籍善本。谢晓冬认为,现代纸媒的逐渐消失,让人们会对传统纸质媒介的价值认知越高。谢晓冬指出,古籍碑帖板块仍是洼地,它将迎来新的行情,呈现继续上涨的趋势。
佛像:蘇富比高价刺激秋拍市场
今年蘇富比秋拍永乐释迦牟尼首创2.3644亿港元的成交价,达到佛教艺术品市场近年的巅峰。12月9日的北京翰海的两大佛像专场中,尤以宋代罗汉造像最为罕见,估价达1000万人民币。北京翰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佛像法器部门负责人一西平措指出,去年底佛造像艺术市场出现上升端倪,今年秋拍的天价高于2006年同类题材(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香港蘇富比,1.166亿港币)整整一倍。这样的价格,强心剂似的刺激了市场,羊群效应或将持续至明年秋季。一西平措预测2015年后,因赝品对市场冲击,以及其他艺术版块的市场瞩目,佛教艺术市场将会进入第二轮调整期,但仍趋于平稳。
一西平措进一步分析,十三世纪前的早期造像,已是近年来经验丰富的老藏家所角逐对象,在未来五年内也会因其年代久远,特征鲜明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收藏热点。元、明造像价格也将会有不同提升。清代造像具有易于识别、传承体系清晰,换手率高等特点,价格会相对稳定。
另外,蘇富比北京的首场拍卖会也将于12月1日举槌,配合拍卖的艺术周活动将带来总估价超过13亿的作品。蘇富比北京的参与,是否会给北京的拍卖市场带来全新的竞争格局?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