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进驻广州值得期待
0条评论 2013-11-18 09:57:20 来源:新快报 

荣宝斋

荣宝斋

坐落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的荣宝斋,是每次去北京,都要逛逛的地方。

有时候会淘到一些书,版本还很好。说来好玩,我就在那里买到了卢延光老师很早版本的《一百帝王图》系列作品。

在那里买画,对工薪阶层来说,不太实际,或只可以看看。服务呢,说实话比较一般,有次对着一幅标价十多万元的启功书法作品,问询工作人员,“作品能保真吗?”工作人员用京腔反问:“先生,这保不保真得您说了算?”真郁闷,一句话噎得人不知如何应对。

当然,无可否认,荣宝斋是一个已经经营了三百余年的金字招牌。对于出版画册、布展、经营等,荣宝斋有着强大的专业团队,而这实力,在绝大多数艺术家心目中都有很高的地位。画册能被荣宝斋出版,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和标准。

11月9日,北京荣宝斋为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举办大型个人山水作品展,这是其首次为当代岭南画家作个人展览。这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祝贺许钦松先生。

前不久,荣宝斋进驻广州,这同样也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有画廊经营者表示,“期望荣宝斋能够‘南货北调’,把广东名家的作品直接通过荣宝斋的平台和窗口输送到北方市场,真正发挥拉动广东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作用。”更有业界人士表示:“目前广州缺乏行业领导,有这么一家老字号进驻,或许能带动新一轮的发展,其规范的交易与信誉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市场规范。”

真正市场反馈如何?对本土画廊来说,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一切还需时间证明,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一个城市来说,最珍贵的其实是一座一座学府;对学府来说,最珍贵的其实还是那些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老教授,比如杨之光、陈金章、刘济荣、潘鹤等等。本月,广州美院适逢60周年大庆,很值得祝贺。本期收藏周刊专访了著名画家刘济荣先生,他谈到与关山月、黎雄才、叶浅予、蒋兆和等老师的交往,让人叹惜时间匆匆。当年的学子,也已经成了年逾八旬的老人。

刘济荣先生讲了一个故事:“1982年,叶浅予来广美讲学,有一天早上,我陪叶老师在校园散步,看着绿意盎然的景色,他就不停感慨‘南方太美了,有多少东西可以画啊’。我则没有感觉,因为这些景色太司空见惯了,就对老师说‘看不到’。叶老师则教育我,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是艺术家的

本事,也是最大的责任。”

或许,平凡中孕育了很多不平凡的道理,只是可惜,我们比较少感悟到。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