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夫 杰勒德 《威尼斯的四季》 石版画
2013年上海艺博会11月14日正式在上海商城拉开帷幕。已经有17年历史的上海艺博会,一直是上海的一张著名文化名片。这一次艺博会的主题是“让消费爱上艺术”,既然如此,当然旨在让艺术品能够被消费得起。动辄几千万的艺术品不是这里的主角,可以让大家转一圈有点心动,咬咬牙还能搬回去的才是“接地气”的艺术品。
15万的席勒预展即被预订
在一楼的展厅,奥地利斯坦纳画廊吸引了不少眼球。他们携带中国藏家极为熟悉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和奥地利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的版画作品亮相。这是上海艺博会创办17年来,第一次展出这两位世界级大师的作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次展出的梵高作品《伏案的作家》,尺寸并不小(33×24厘米):作家穿着外套,戴着帽子,优雅得坐在椅子上。原作藏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国家博物馆,2012年被批准制作成限量石版画。
席勒的数幅版画作品均制作于1912年,这次展出的《自画像与中国彩灯》(32×40厘米)也是他知名度比较高的自画像之一,画家的脸偏向一边,而边上犹如彩灯般的中国灯笼花弯曲的茎蔓和干枯的叶子在色彩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席勒精准地在自画像中表现了自己的高度敏感以及艺术家脆弱的躯体和灵魂。这幅作品在预展刚开始即被预订购买。
而边上的米罗等大师的版画作品并不是第一次来艺博会,定价在5万-10万之间,艺博会上当场预订下的话,还能再打八折。
海派艺术家撑场面
本届艺博会参展机构SMG艺术,以240平方米的超大展位推出旅美油画家陈逸鸣的一批新作,声势浩大。
作为海派油画的代表画家,陈逸鸣这几年表现活跃。这次他在艺博会上中展出的30多件作品,分为“红尘”和“梦乡”两大系列,都是首次和公众见面。
上海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先生有一幅长达5.8米,高30厘米的长卷《前事莫忘》作为重点作品参展。画作描绘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的背景下的现实图景。米行、当铺、理发店、算命馆、肉铺、茶馆,都是当时的实景描述,报童奔跑、聚众麻将、围坐闲聊、沿街遛鸟,甚至有墙角小便者,一一均被细致记录下来。站在那儿饶有兴致地看上半小时,仍然意犹未尽。油画家殷正洲的《海上印记》系列,以朴实的写实语言,形象地再现了那些已经久远的民国影像:外滩万国建筑前走过的职员、舞厅里的女子、玩鸟的白相人,以及底层人的生活故事的描绘,让看者脑中浮起一丝记忆的涟漪。从挖掘上海历史文脉的角度看,他的油画和贺友直的白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上海油画雕塑园常务副院长肖谷创作的《寻找东庄》系列油画是组委会特别推荐的展品。
国外展品看点颇多
相比于之前说的大体例作品,一些来自国外艺术家的时髦展品更加具有亲民性,许多人愿意花多一点钱买回去摆放在家里,一方面更可作为投资。
西班牙艺术家古斯塔沃·布兰科·乌里韦曾在第七届佛罗伦萨双年展上获得过综合媒介的洛伦佐奖章;荷兰艺术家韦塞尔·豪斯曼曾在荷兰阿纳姆艺术设计学院担任了22年的副院长;爱德华·科伦是长期以来一直与杂志《纽约客》合作的美国最知名的插画家之一,他的作品被永久收藏于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
而德国籍的英国艺术家罗尔夫·杰勒德生于1909年,逝于2011年11月,享年101岁,生命贯穿了一个世纪有余,此次推出的罗尔夫最重要艺术作品之一《威尼斯的四季》,是原创石版画,一共两组共8幅,以威尼斯的春、夏、秋、冬为创作元素,延续了罗尔夫一贯的艺术风格,柔美,轻盈,浪漫。
在这一次的艺博会上,记者还发现了著名的巴比松画派代表作。巴比松画派是法国19世纪的风景画派。巴比松为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进口处,风景优美。19世纪30-40年代,一批不满七月王朝统治和学院派绘画的画家,陆续来此定居作画,形成画派。最近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作品已经吸引了大批观众。两者可对比着观看。
每年来,每年都稳定升值
和其他的博览会不同,上海艺博会因为其特殊的地域性又相当规律,许多本土画家每年都来,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固定的支持者。他们的画作价格不是太高,而且创作稳定质量有保证,多为学院派,基本功扎实,不出格又符合传统的美学标准,其实每年成交数量都很稳定。如果有兴趣关注艺术品市场,慢慢看个两三年就会对这些名字很熟悉,有他们在,就意味着质量有保障,当然不会像一些被炒起来的作品那么暴涨,作为投资却算稳健靠谱。
周慧珺始终拥有大量自己的坚实粉丝,她的字体娟秀又有力,自成一派,许多书法爱好者都照着练。她创作不算太多,只要出来一些,都会很快被藏家收走,价格每年都会涨不少。徐伟德教授每年都带着自己的新作来参展,连展位都差不多。他的油画作品风格很固定,同样尺幅的作品差不多每年保持20%左右的涨幅,很受老派中产人家的喜欢。上海书画院副院长齐铁偕先生也是艺博会常客。他的画作被放在一楼展厅的醒目位置。有画配诗,画在上诗在下,装裱独特,辨识度很高。被大家熟悉的画家马小娟,一眼就能认出,藏家很稳定,她几乎年年都来参加艺博会,每年都会被预订一空。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上海硬笔画学会会长张安朴的钢笔水彩《豫园》系列,在A4纸大的画面中再现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神韵,画风清新灵动,海派特色浓郁,特别适合摆放在小客厅、书房中欣赏。由张安朴设计、中国邮政发行的4枚《上海豫园》邮票今年9月7日已经全国发行,而这些画正是他此前为设计邮票去豫园采风的写生画。
器物投资稳中看涨
和往年一样,每年艺博会都会在三楼开辟专门的陶瓷艺术馆,如果仔细逛,也是淘到心水物的好机会。
大多数展位仍以展示为主,将最新的作品带来公布一下。而如果年年转展位,就会发现那些工艺美术师的作品的确年年看涨。记者去年看中的一只龙泉青瓷瓶,标价15万,今年就涨到了20万,涨幅30%。
由上海典汇文化和景德镇瓷画馆联办的一场视觉对话——《古彩与景漂》受到了关注。“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在景德镇千年窑火穿越中贯穿始终。“民族风与国际范”是这次展览对话主题。同样是荷花,不同的艺术家用不同的风格来表现,对比起来看,就能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瓷器的非凡表现力。
除了一些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现场还有一些零卖的做工精致的小物件。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仿汝窑杯子,几千块一只的工艺美术师出品的青花瓷瓶,记者在预展就看到许多人当场付钱取走。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