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御临唐寅-文徵明兰亭书画合璧》
2013年12月3日晚,北京保利2013年秋拍“乾隆帝的文化大业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正式举槌。本场中,乾隆帝《御临唐寅-文徵明兰亭书画合璧》1800万元起拍,委托和场内买家竞争,2900万后再进新买家,3100万后加快竞价速度,最终以4750万落槌,加上佣金,5462.5万元成交,由刘益谦手中的号牌竞得。此件作品估价为2500万至3500万人民币。
本幅画作为乾隆帝临唐寅绘制而成。唐寅赋性舒朗,放浪不羁,初师沈周,后学周臣;远宗李唐,刘松年,近师“元四家”;其画行笔秀润,缜密而有韵度,注重美感上的井然有序。此幅画面气息平旷天然,淡逸高雅。显然是唐寅洗练保守画风的上乘之作。画中景物多置于卷右处,在树石、溪流、台阁层层包裹中,一位文人贤士正在从容的作画赋诗,身边书童随待在侧。卷左侧将画面意境展开,似无边际,此画作平远之景,少皴擦晕染,笔简而意远,远处的竹林以墨色的干湿浅淡变化营造出怡人而又十分理想化的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的意境。
尽管画中景物有些随性,但还是勾勒得很清楚。无论是山石、树木、小丘、河鸭、楼阁或身形渺小的人物,都传达出了乾隆自然率性的笔趣和认真临摹的态度。落款“正德改元春日吴门唐寅画”。钤印二方,“宸翰”(白文)、“机暇鉴赏之玺”(朱文)。并在画和卷尾连接处盖以骑缝印“内府珍秘”(朱文)、“涵虚朗鉴”(白文)二方。
卷尾为乾隆临写文徵明的行楷书《兰亭序》。落款“嘉靖壬辰三月二十六日戏临”。文徵明书法造诣深厚,临学精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小楷尤其精整,师承晋唐各家,法度严谨纯熟,笔锋挺秀,书体端正,风格清俊秀雅。从乾隆的临写中易看出其深得文徵明之法,笔画苍劲遒媚,结体严整。但又不失其自己的独特风格,方圆兼备、结构稳重、刚柔相济,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通篇圆润秀丽、流畅自如,尽显帝王气度。
乾隆(1711-1799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文治武功兼修,为一代有为之君。乾隆的士人文化倾向还是停留在其个人怡养性情之上。就如此幅《御临唐寅·文征明书画合璧》,更多地是寻求遣兴寄意,展现以笔墨再造自然的传统风格。
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帝王,其作品蕴含着极其丰富而又直接的宫廷生活和历史资料,成为今天我们分析乾隆及宫廷书画审美意趣的重要资源。而皇帝之御笔墨宝实属难得一见,更何况还是御临唐寅和文徵明的书画合璧这样的稀缺之作,一旦拥有便会成为一种品味、荣耀的象征!
【编辑:小小】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