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13年11月30日下午,《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十人展》于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谭平担任学术主持,既是2011年《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八人展》的延续,更带来于凡、石煜、白晓刚、孙逊、刘商英、陆亮、李荣林、武将、袁元、康剑飞等十位艺术家的全新创作,呈现这些70一代的“学院”青年教师们最新的思考与艺术表达。
开幕式现场谭平致辞
从“八人展”到“十人展”,在这短暂的两年之中,这些青年教师的作品有了很大的创新与突破——他们不断打破已有的习惯,在创作中反复试验,逐渐形成新的表现语言;同样,这也是漫长的两年,十位艺术家在创作中所遇见的种种问题与困惑,所有豁然明朗的顿悟都在作品里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逐渐从“学院”的象牙塔里跳脱出来,从自己的内心世界转向面对更加广阔的空间。
活动现场艺术家康剑飞(右)与好友交流
这十位任教于美院造型学院的青年教师,在不同专业背景支撑下的表达与思考各自独立又相互碰撞,从“架上”到“空间”,从“绘画”到“观念”,从“自我表达”到“社会意义”,再从“群体”回到“个人”,今天的“学院”艺术家们不再拘泥于风格、技法、题材或者专业的囿限,走向一个更加宽广与自由的领域。正如学术主持谭平教授所言,“青年教师不仅是艺术教育的承传者,还要将‘学院’的名字回归至创造力的继承,将‘学院’的内涵在他们多样化的艺术探索间变得更加丰满与多元,从而成为影响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力量。”
活动现场
在展览现场,央美青年教师康剑飞就为我们介绍了他的作品,作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版画,有一个小影像介绍整个版画制作的过程,这一部分的作品具有明确的意义和指向,观众在看了之后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东西,另外一部分是一个装置,由中华烟盒和作品方案两部分组成,与版画作品形成一种对话,版画是艺术家预设的,很清楚的在表达一个概念,艺术家传达给观众的一个信息,但装置作品并不是这样,甚至能不能称作艺术,他自己都不能确定,是一个开放性的作品,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一点很有意思,是这次展览他想要去探讨和表现的。从康剑飞的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出今天的“学院”艺术家们不再拘泥于风格、技法、题材或者专业的囿限,走向一个更加宽广与自由的领域。而“学院”在这些多样化的探索间,已然形成一个更加多元的格局,“学院”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满与多元。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