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白玉盘龙十二章圭璧
2013年12月4日,北京保利2013秋拍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于北京四季酒店正式举槌。其中一件清乾隆 白玉盘龙十二章圭璧(原配錾胎珐琅座)在拍卖现场引发了不小的高潮,以万起拍,万落槌。此前估价为1200到2200万。值得一提的是,此作为美国木材大亨托玛斯·巴洛·沃克的旧藏,曾于2010年亮相翰海拍卖。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白玉盘龙圭璧,温和润泽,宛若凝脂,玉色冰洁无暇,纯净清冽,仅局部有俏色。该器造型生动,颇具动感,展现出蛟龙出海、升入碧空的壮阔场景,环境烘托细致入微,细节表现精炼传神,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此件取材精良,体量巨大,整体雕琢,一气呵成,采用圆雕及浅浮雕工艺完美地将玉璧、玉圭结合在一起,精雕细琢,搭配完美,颇有艺术灵感,配以铜錾胎珐琅底座表现波涛翻涌的海浪,更能烘托出海蛟龙盘旋于与玉圭之上的磅礴气势,意境恢宏,儒雅大气,充分体现王者风范。器身背面浅浮雕十二章纹,两两对应,由右而左、由上而下依次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技法纯熟,细腻精致,这一巧妙的设计暗合蛟龙、玉圭、玉璧所蕴含的文化寓意。整件器物饱满充盈,极富美感和活力,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既有个性出彩之处,又蕴藏传统文化之精髓,可谓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风格优雅,工艺繁复,打磨抛光精细,雕工亦精细传神,大处利落痛快,小处精妙传神,外形优美精致,线条婉转流畅,颇见深厚之功力,辅以上等材质,使得该器物在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上更胜一乘,值得用心收藏。另清代宫廷中的陈设玉器多配有精美的器座,纹饰与主器物相互呼应,材质以木质最为常见,铜制者较少,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肉形石,即配有铜鎏金底座,而这件底座为铜錾胎珐琅材质,更为罕见,可见级别之高。
【编辑:冯漫雨】
编辑:冯漫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