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典礼现场
本次奖项的评选活动由央美雕塑系副主任于凡担任策划,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平昌与大韵堂艺术主持蔡万霖先生任评委会主席,并邀请著名评论家冯博一、刘礼宾、崔灿灿,艺术家展望、隋建国等作为评审团。
揭晓5位最佳奖项获得者
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最佳奖项5名:最佳作品奖 童鹍《撞鸡》、最佳创意奖 彭云《空间》、最佳制作奖 孙尚《小胖》、最佳材料运用奖 杨铭《云山》、最佳技艺传承奖 李成俊的《天葬系列》。
25人获入围优秀作品奖
25人获入围优秀作品奖:王振、杨牧石、田野冬雪、刘绍栋、金路、董琳、夏理佳、于涛、丁浩、仇越、吕相勃、王川、张怀天、刘书言、周健、王旭东、孙域钦、沈志成、王图南、朱仲鱼、王继村、谭英杰、魏小豪、陈静。
奖项评委、教师与学生合影
此次奖项的评选及展示,正如吕品昌在颁奖仪式上发言,“获奖作品既表现出了央美雕塑系教学的多元化,也基本反映了目前在校青年学生的创作状态。‘大韵创作奖’的活动今天才迈出第一步,做一次成功展览不是难事,但坚持把这个奖项做成年度的、常态化的、有学术性和吸引力、能起到活跃学术氛围、鼓励创新研究的活动,就不是件容易事了。”此项活动以后将于每年年尾举办,意在在学术和市场方面共同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作热情,推动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 ”
大韵堂艺术主持蔡万霖先生
据大韵堂艺术主持蔡万霖先生介绍,大韵堂将来还会在在其他的艺术院校推动这个艺术创作基金,不仅仅只在雕塑系设立,而且会包括油画、国画等艺术奖项。
关于此次奖项的设置的初衷,大韵堂董事长蔡万霖先生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讲到,“大韵堂是关注当代艺术家的一个学术平台,我们从整个的想法上是以学院为主来推动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发展,希望尽早的关注发掘更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
最佳作品奖 童鹍《撞鸡》,作品材料:往复伸缩电机、玩具鸡、飞机模型、丁板。
除此之外,关于此奖项的设立,于凡觉得美院就像是个“实验室”,希望教学能够和社会产生互动,而且有艺术机构的赞助和收藏,对学生来说是个好事。对于学院的教学来说,既能够积极鼓励学生创作,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
最后,艺术家展望高度赞扬了此次奖项的设立,今年第一届的成功举办,将预示着明年争夺一定更加激烈,参与的学生必定会越来越多。届时,艺术创作的汇集将更加有趣,更加多元。
5件艺术品获奖理由:
彭云《空间》
刘礼宾:彭云以细腻的心理感知为起点,在作品的材料细节处理中,借复杂、艰巨的制作过程,出色完成了最近几件作品的创作。她的敏锐不弥漫为感性的随意释放,她的观念亦有充盈的自我体验为基础,这不得不让我对她下一步的创作充满了期待。
孙尚《小胖》
刘礼宾:第一次在地下展厅看到,就为他细腻的木雕语言所惊喜。他了解形体的秘密,懂得材质的特征,难能可贵的是,他更懂得“以小见大”地阐述上述“秘密”和“特征”。在一个等大的头像创作中,他充分展现了“雕”这一技法的特点。
童鹍《撞鸡》
崔灿灿:利用廉价而又日常的材料,通过一种无聊的方式,拼凑成这件貌似“低级趣味”的幽默作品。在一个破碎、混乱、多元的语境中,这是这一代年轻创作者的特有方式,也是新的存在与表达的可能。
李成俊《天葬》
冯博一:李成俊的《天葬》系列具有怪异、孤独的形态,带有一种对生命觉知的神秘气息,以及对生与死的个人化感悟。
杨铭《云山》
冯博一:杨铭的《云山》形式新颖,材料运用成熟,有本土传统的文化底蕴。
【编辑:李杨雷】
编辑:李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