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汶玦《日常影像.青岛游 (2)》130×200cm
邱志杰《d敦煌4》180x60cm
在淘宝网上拍卖知名艺术家作品是否会掉格?
针对淘宝拍卖会动作越来越大地进军艺术品拍卖领域,市场上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保利、荣宝纷纷开启和淘宝的合作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但上海鸿盛拍卖的董事长赵涌则公开在其微博上表明鸿盛绝不会和淘宝网合作,他的理由是“艺术品价值除了外形,更重要的是内涵,一旦与商品在同一商业平台出现,会让用户只留下一个形的价值,艺术、文化内涵尽失,淘宝不是公认的顶级品牌店,高端工艺品爱马仕、LV都不认淘宝,艺术收藏远高于奢侈工艺品,不能混入其中。”
对此,《天下网商・经理人》执行主编、天下网商数据中心主管何徐麒认为,所谓艺术品,只和艺术品上附着的信息流有关,谁创作的、创作年代、表达主题等等众多信息合起来才是一件艺术品本身,这和艺术品在哪里销售无关,线上销售艺术品也只是一种渠道行为,如果说渠道决定艺术品价值,这岂不是笑话。
他认为渠道的价值在于专业、中立和信任,当任何东西上线售卖的第一阶段,我们所能发现的特征就是互联网的“去中介化”,当我们把艺术家(或其代理)视为卖家、艺术品视为商品,这个逻辑在互联网上同样成立,卖家和艺术品买家在线上同样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达成交易,用更低的佣金、更直接的交流、更符合潮流的交易方式。其间的难点主要在于选品(更适合线上买家和消费习惯的艺术品)和保障(信任是交易的基础,技术也是),然后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营销和教育消费者。随着整体技术基础越来越夯实,他认为没有艺术品是不可以网上交易的,尤其是在相对标准和更富参考标准的当代艺术品交易领域。
何徐麒认为,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艺术品交易一定会被改变,只是如何改变,技术将如何为艺术服务,这一切还正在摸索和成熟中。互联网对于交易的意义,第一是降低交易成本,第二是提升用户体验,至少从媒体演艺出版的前车之鉴上来看,基于艺术家和买家之间的直销和交流,会开拓艺术品交易领域的长尾市场,并形成专业化的线上交易市场,通过聚合更多小众需求来进行分众化的精准营销,以上这些都很可能会在未来出现。
而担任这次天仁合艺淘宝拍卖会的艺术总顾问沈其斌则表示,他周围的艺术家非常认同和支持网络拍卖,“否则我也不能动员中国新绘画最优秀艺术家中的12位大家,我们称之为新12生肖,拿出他们非常优秀的数十幅总估值近3000万的作品拿到淘宝上拍卖,这都事先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和认可。”他认为,虽然网络拍卖还是新生事物,让所有人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当代艺术的藏家,都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同时,当代艺术不同于传统书画的一些特质,比如赝品将会大大减少,因为大部分艺术家都是存世艺术家,这也让它们在网络拍卖中具有一定优势。
当代艺术批评家、新艺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岳路平认为,鸿盛拍卖董事长赵涌认为把艺术品放到淘宝拍卖会降格的言论,其实是对艺术品本身承载的文化传播属性太不了解,通过互联网传播方式,恰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作品的文化艺术内涵。他认为当代艺术应该天然亲近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互动性也是他交流过的所有当代艺术家都重视的。“那种高高在上、故意跟观众保持距离的传统艺术套路将成为潮流的弃儿,这次的12位知名当代艺术家以新12生肖的面目呈现,无论是屌丝还是高富美都可以跟这些艺术家互动,这不是很好的艺术传播形式吗?”岳路平对此次淘宝拍卖会推出12位知名当代艺术家的方式非常肯定。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