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杜松儒(右上)向观众介绍作品—摄影 谢木林
“风景关键词”系列展览12月7日下午在二沙岛风眠艺术空间举行开幕仪式,策展人盛崴对本次“风景关键词”系列展览进行主题阐释并与艺术家一起向现场观众作了导览陈述。
本次展览在杜松儒、冯杰、漆驭天、王霄、闫占城、章红兵,这六位艺术家的作品中提炼出“形式”、“仁智”、“古风”、 “灵异”、“朦胧”、“行动”,这六个关键词, 每一个关键词背后都是艺术家绘画理念的表达。
“风景关键词”预计历时三年,共展出十二期,每一期邀请5到6为艺术家参与展出。项目采用创新形式与理念,通过对当代山水风景艺术家的画作进行关键词提炼,进入艺术家最核心的绘画理念,理解他们的艺术观念、表现对象、风格手法、情感经验。在汇集所有的艺术家关键词之后,形成对当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现状的描绘的图景,实现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山水风景艺术的梳理和总结,完成文献研究。
回归与重生
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千年的历史中,传统的技艺被传承下来,艺术家们创新性的变化也在不断的生发。大浪淘沙,有意义的创新被延续下来,成为新的传统得到继承。比如中国山水画讲究上下留白,以体现天高地阔之意,大师李可染则独创“满”,满而不塞,实中有虚,成就一番新的绘画天地。
风景关键词邀请的,正是这样一批在回归传统山水的同时开拓创新的艺术家。
杜松儒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与日本浮世绘画风相结合,融合两者的画风与技法,开拓出带有自我烙印的新的艺术风格。
王霄通过将山水元素进行解构重组,拼合叠印形成新的组合,营造出带有现代感的迷幻世界,推进了传统水印木刻的现代转型。
《芥子园画谱》是三百多年来山水画的圣经,漆驭天选择回到芥子园,打破芥子园由简到繁的绘画习惯,从繁到简用油画创新手法重塑芥子园。
章红兵用不断重复的点与不断缠绕的线,勾勒出翻滚大乌云下的高原雪域,茫茫的白雪让天空与大地连成一片,更显恢弘大气。
蓝色有多少种,在冯杰的画中是数不清的,一层又一层的颜料覆盖构成了他笔下的一汪清泉,单纯的画面正是他在寻求“智水”的哲学表达。
艺术家杜松儒(右上)向观众介绍作品—摄影 谢木林
艺术的目的在于传递美
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矛盾就是现实与艺术的反差。写实的艺术家往往直白地呈现现实的困境,画面往往直接而刺激。而艺术本身需要传达的是美好,那么当艺术家用画笔描绘现实的时候,是选择描绘现实残酷的一面还是美好的一面呢?闫占城的作品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在充满残酷现实的画布上,用半透明的亚克力进行覆盖、打磨,将画面变得模糊不清。在打磨后的画作上继续描绘、覆盖、打磨。厚厚的亚克力仿佛一扇洒满雨水的玻璃窗,向我们展示窗外或喜或悲的景色。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有是唯美的风景,是淡去了残酷的现实之后,艺术家想要留下来的积极美好的心灵慰藉。
创作的过程即是修为
在听到艺术家王霄介绍水印木刻的制作过程以及闫占城亚克力创作的循环往复时,有观众提问道:“艺术家跟手艺人的区别是什么?”
策展人讲到,对艺术家而言,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的自由,而手艺人所追求的的更多的是结果,对手艺人来说,过程只是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手艺人如果不按规则制作作品,那么他做出来的东西不会有人要。而艺术家如果按照规则制作作品,那么他们的东西也不会有人要。因为艺术最可贵的在于作品最自由的追求。
编辑:文凌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