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联姻酒店
作为“2013年上海艺术设计展”的外围展,第三届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CAS)日前在上海衡山路上的一家豪华酒店开幕。让人觉得新鲜的是,此次艺术品展厅设在酒店客房,观众们穿梭其中,自由选择。除酒店大堂区域组织成为公共雕塑展区之外,酒店三层的42间套房全部为艺博会服务,其中容纳了来自各地的40家画廊及艺术机构。
走入酒店,以不同画廊、艺术机构为单位,每个客房都特色鲜明地成了艺术品展厅,墙壁上挂起了一批年轻画家的油画、水墨画,小型的装置艺术则被安插在了窗台及房间转角,甚至部分画作直接铺在了大床上。这些临时布置起来的“艺术空间”看上去虽略显局促,不过,因为与家居环境相融合,让观众颇有亲切感。
据了解,酒店艺博会的模式在国外颇为流行,而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在去年刚亮相时,就以其联姻酒店的新颖形式吸引了不少关注。经过两届的尝试,本届艺博会已经颇为成熟,亲和力和低成本成为其最大的优势。
定位更加清晰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则依托上海本地优势,将展会设置在具有历史感和建筑美的洛克外滩源中实大楼。
本次参展画廊的甄选范围以主要经营21世纪艺术的画廊为主体,仅包含了29家国内外一线的专业画廊,其中还有白立方、贝浩登等国际知名画廊。博览会入选作品比较多元化,包括绘画、雕塑、版画、摄影、视频及数码等诸多艺术形式。整个展场设计颇具时尚感,5层楼的展场每层楼都主打一种独特的颜色布局,辅以各种时尚的标签,一些国际性的汽车、奢侈品品牌也有所介入。整个艺博会营造出一种时尚派对的氛围。
有资深媒体从业人士认为,传统大型艺术博览会一般能容纳上百家画廊参与,以百货公司式的方式对艺术品进行展售,虽然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参观者,但也容易让参观者产生博览会疲劳感。而这种小型艺博会定位更加清晰,他们抓住艺术消费市场的大趋势,在个性化的空间中,把艺术收藏的旨趣体现得淋漓尽致。
剑指“艺术消费”
相比于大型艺博会上作品标价动辄几十万元,以鼓励“家庭收藏”为宗旨的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作品价格从几千元到十多万元不等,亲民的态度吸引了不少人气。如奥赛画廊此次参展的作品有罗中立的水彩、庞茂琨的素描等小品,价格在4万元左右,这一定价实际略低于画廊售价,把折扣直接释放给藏家群体,吸引了更多的新藏家入场。
而在首次推出的“艺术生活馆”单元有UCCA STORE、hi小店及由台湾著名策展人陆蓉之创办的VIKI LULU HOUSE等多家机构参与。UCCA STORE也是首次尝试酒店型博览会,带来了于凡的雕塑及限量版画作品,hi小店带来了9位艺术家的新作。华氏画廊负责人华雨舟向媒体表示,本次城市艺博会是挑选、收藏年轻艺术家和作品的好平台——因为价格的因素,这里汇聚的作品多出自年轻艺术家之手,普通人可以借此了解、收藏尚处于价格洼地的作品。
相比于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定位在大众、亲民的层面,ART021则面对的是更专业一些的有实力收藏家。“我们博览会前期做了很多沟通,尤其是收藏家这方面。因为我们了解藏家的品位,于是跟画廊沟通很多,需要带什么样的艺术品。然后我们把这些信息反馈给藏家,藏家的需要是直接影响到销售的。同时我们也在倡导青年收藏家联盟,希望通过这样的博览会,能导引他们的专业收藏。”ART021的创办者包一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说。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