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江“弘一书法”引得专家学者“百家争鸣”
0条评论 2013-12-13 12:03:58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小水整理

\

风格朴素清新的弘一书法艺术研讨会

近年来,弘一的书法作品一直是拍卖市场的热点, 2013年11月30日,杭州市文化中心与浙江三江拍卖有限公司携手主办的“弘一法师书法作品展——暨弘学艺术研讨会”在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画院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各地的20位专家学者以及重要华人收藏家齐聚一堂,共同品鉴弘一法师的26件书法真迹。

\

弘一法师书法作品

研讨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专家学者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弘一法师书法作品展引得专家学者“百家争鸣”。对于弘一法师作品的解读,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宇原表示,“此次研讨会展出的弘一法师作品非常精彩,我从书法的角度看弘一,非常清静,心地非常和善。其对中国佛学的研究也从其书法作品中映射出来。我自己对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非常推崇。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来看,特别提倡弘一这样书法严谨的创作。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创作的主流也应该如弘一法师这样严谨,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心声的创作。”

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曹工化指出,“弘一的书法是趋向于平静的一个境界,而不是浮躁的。弘一的书法有三个关键词:平淡、宁静、冲逸。而这恰恰是社会书法绘画创作所缺少的,这是一种境界。同时人们从他的书法作品看到他的艺术价值。弘一选择律宗就是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今天三江选择了弘一的书法、弘一的作品、弘一的拍卖就是选择了行业规范、选择了遵守诚信。”

\

弘一法师可查拍卖数据(1993--2013.11)

而浙江画院院长孙永回忆到,“从小对弘一法师的书法和艺术人生印象非常的深刻,我对弘一法师的艺术首先是两个字:敬畏。他的艺术应该是心无旁骛的,是每个人可及而不可求的,凝结了弘一超人的智慧和超凡旳意志。我们凡人只能远远的观望、鉴赏、启悟而并不能真正的拿出笔来对照着去临摹,唯独弘一法师的字,我一张也没有临摹过。这是我个人对弘一法师书法的切实感受。”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画院副院长郑竹三表示,“他的书法体现出了没有一点人间烟火的气质 ,我总结了三句话 一、简约之简,他的书法简约的不能再简约了。二、纯真之纯,一个人也纯到底了,他的书法也纯真到再比他纯真没有了,我们刚才讲我们很多书法在到处表演,书画已经不是一种书画了是一种表演了,书法越大越好,墨越狂泼越好,这个已经不是自我了,已经不是艺术的归意,艺术是表现情感的,表现人格的。三、禅化之禅,寺僧开创时代的新风,他们也是高僧,但是他们没有弘一法师那么“禅”,从富贵到平淡,从平淡到修为,这样荣耀的人到一个非常平淡非常修为非常简约,他爱护自然所有的生命这个禅是真正的禅。他是书法当中的书法,他已经变成了佛法,是当代的楷模,用书法演绎人生,以书法来表现自己的人格,以书法来说佛的精神。喜悦和宁静,这就是弘一法师的书法,也是带我们启示,也是三江今天做的功德,也是我们大家今天探讨的目的。”

\

弘一法师可查拍卖数据(1993--2013.11)

文博专业研究馆员、天津市李叔同-弘一大师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幼铮指出,“李叔同-弘一法师书画艺术成就的探求和研究,在各方仁人贤达的努力下,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和水准。主要体现在:汇聚了相当数量的作品和书信、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影像资料等,这是研究的基础;各方仁人贤达发表了诸多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复原源始、探求原本,使得弘体书画艺术的研究轮廓初具;近十余年来、特别是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流通交易快速增大,客观上促进了这一研究的普及和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站在学科的科学高度,以严格的标准审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则显示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由于中国书法研究自身的弱点,影响了我们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稳定严谨的科学框架;由于上述缺陷,导致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方向交错或者研究内容重复;研究方法中经验型为主,手段缺乏创新,立论和推导程序中感性样式的判断和叙述较多。因此,在当下信息膨胀的时代,必须适时地把学科建设和学术手段的创新提上议程。就此思路下,可以开拓出一些工作设想,如在建立数据库的同时,适时启动建立李叔同-弘一法师作品登记认证和传承记录档案项目,目的和任务是,建立动态的数据记录,为子孙后代提供相对可靠的本时代的档案;采取多种手段,对作品真伪进行筛选,虽然难以对全部作品做到一锤定音,但是可以做到担当起本时代的任务,给子孙后代提交一份有良心的交代;建立研究课题的框架组合。以杭州为基地或者牵头,汇聚各方仁人贤达,博采各相关领域的研究手段,共同形成课题框架和阶段性的执行方案,向海内外公布;在此基础上,吸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广罗海内外各方力量,形成尽量合理的课题标准和分工,扎实稳步地推进,目标是结构较为科学和完整的、手段较为先进全面的、论据和论证的质量较高的、兼具数据化和谱系化的新成就。”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画鉴定委员会特聘鉴定专家,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瑤春认为,“弘一法师是中国绘画史中真正坐禅开悟的人,在中国绘画史中真正做到坐禅开悟的画家只有十余位,明清之后已绝迹。禅宗绘画可称为绘画修行的最高境界,其作品非常严谨,可让人们放在家中供养。弘一法师的书法境界,用笔非常圆融、沙辣、凝炼、遒劲、字体孤傲、清爽,看过之后有冷峻之感,弘一法师的字里没有狂欢,内心非常宁静。能够真正的让人的灵魂与之相对。真正的艺术是化腐朽为神奇,我自有我在。弘一法师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境界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时间的推移。弘一法师的艺术价值无论从收藏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方面来讲,其作品都将会被市场关注,其艺术价值将超越当下一些被市场炒作的名家逐步显露出来,成为人们敬仰的一代宗师。”

关于弘一法师作品鉴定问题,华人重要藏家何华峰表示,“我个人认为在鉴别弘一法师作品方面可参考两个方面:我多年收藏弘一的作品,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弘一先生的图章,弘一的这方图章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几十年,但是印泥还是有跑油。后与一位福建的朋友交流,他告诉过我一个情况,弘一法师在西泠印社的印泥之中会添加一种泉州的中药,而这种中药制成的印泥很难干,甚至一直到现在为止还在跑油。我认为这是可以用来鉴定弘一作品的一个方面。第二,结合我个人的一些感想,弘一法师的字体也是有迹可循的,那就是时代性,时代性是最真实的,也是伪造不了了。后人有评价过弘一,称其“在什么时代像什么时代的人”,年轻时风流倜傥,血气方刚,字体劲剑之气表露无遗。中年传道授业,一代名师。晚年时期,得道高僧。弘一的每个笔画里面都是一波三折、避忌波澜,每一笔都可以找到出处,甚至最晚年的“悲欣交集”其实都是充满感情的,弘一法师为人自律,所以笔画的结构、作品构图都会考虑的特别准确。因此字体松垮、带有跋扈之气的作品会与其本人的作品不相符,这也是鉴别弘一法师作品的因素之一。”
 

【编辑:张辉】

编辑:张辉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