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现场图

中央美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总监马学东
嘉德秋拍的成交数据与2012年同期相比,拍品的成交量增长了15%,但成交额增长了33%,这两项数据反映出嘉德公司拍卖成交势头的回升。
11月25日,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结束。嘉德此次秋拍的成交额为23.97亿元,春拍的成交额为26.49亿元,两季大拍的成交总额为50.46亿元,与2012年春秋两季大拍39.38亿元的成交额相比,增长了28%。2013年春秋两季上拍14816件,成交12592件,成交率73%;2012年春秋两季拍卖上拍13763件,成交10308件,成交率75%,成交量增长了2 2%。从成交量和成交额的增长幅度来看,嘉德公司2013年成交总额在2013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拍品成交量的同步增长,另一部分的增长来自于拍品整体价格的小幅提升。

嘉德近四年拍卖行情

油画近年行情
此次秋拍的成交数据与2012年同期相比的话,拍品的成交量增长了15%,但成交额增长了33%,这两项数据反映出嘉德公司拍卖成交势头的回升。尽管2013年嘉德春秋两季大拍的成绩与2010年和2011两年相比仍有差距,但能在市场整体处于调整期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嘉德拍卖公司在成立20周年之际,给自己送上了一份满意的生日礼物。
嘉德公司作为国内艺术品拍卖的领头羊,它的拍卖结果对衡量2013年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走势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嘉解读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德公司交易的回升,也会带动2013年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表现好于去年。2013年是嘉德公司成立20周年,在秋拍举行的前夕,嘉德公司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承古融今、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20年精品过回顾展”,将嘉德20年中曾经拍卖过的精品汇聚一堂。这个展览直观展现了嘉德公司2 0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无到有,从零的突破到迅猛发展的缩影。这次精品展也为嘉德秋拍的表现有所助力。
画作稳健
嘉德公司最强的拍卖业务在书画,这次秋拍一共推出2 0个书画拍卖专场,书画专场总的成交额为16.44亿元,占嘉德总成交额的比例为68%。值得注意的是,在书画经营策略方面,嘉德这次也有变化,共推出了9场私人收藏专拍。私人收藏专场拍卖由于有较好的收藏来源,拍品品质较高,这样会吸引到更多的买家。加上嘉德自2011年起设置的“大观”精品拍卖,结合嘉德此前积累多年的“古代书画专场”和“近现代书画专场”,可见嘉德书画拍卖已经形成了“大观”、“私人收藏”专拍、常规专场的三级模式。这三级分别对应的拍品层次为名品、精品、普通拍品,从而形成了对高、中高端买家不同购买需求的吸引层级。
嘉德“大观”书画拍卖夜场经过两年的市场检验,已经逐渐成为观察书画市场精品行情走势的风向标。这次嘉德对“大观”专场又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划分成古代书画、古代书法、近现代书画、名人收藏4个专场。“大观”4个专场的成交总额达到5.68亿元,成交率达90%。

董邦达 葛洪山八景.
大观的“古代书画”专场上拍9件,成交8件,成交额1.84亿元,有5件拍品的成交价格在10 0 0万元以上,2件在50 0 0万元以上。明清书画名家精品书画受买家追捧,文徵明的行书《杂咏》手卷以5117.5万元高价成交,董邦达《葛洪山八景》以5060万元成交,创出董邦达作品新的拍卖纪录。石涛作品《桐阴觅句图》以2530万元成交,王原祁作品《春崦翠霭》以1840万元成交。

潘天寿 西子湖中所见
“大观—— 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有3 1 件拍品上拍,成交 2 5 件,成交率80.65%,成交额2.97亿元。 拍品集中在吴昌硕、潘天寿、张大千、谢稚柳、陆俨少、吴湖帆、黄宾虹、李可染、吴冠中、齐白石、徐悲鸿、黄胄、刘文西的作品。本场高价的有刘文西等集体创作的《幸福渠》,成交价4 0 6 0万元。这件拍品在拍卖之前,嘉德公司宣布撤拍,在委托人的同意的前提下,已经用三方协议方式以4 0 6 0万元售出,从而未进行拍卖。潘天寿难得一见的指画作品《西子湖中所见》以4025万元成交,李可染的《千岩竞秀》以2760万元成交,傅抱石的《侧耳含情披月影》以2702 .5万元成交,黄胄1976年创作的《飞雪迎春》以2357.5万元成交。但本场中也有吴湖帆的2件作品、徐悲鸿的2件、黄宾虹的1件、齐白石的1件作品未能成交。这几件未能成交的作品,要不就是并非这些艺术家最好的代表作品,要不就是估价略高导致流拍。这场拍卖的成交价格基本反映了目前书画市场行情下名家作品的市场表现,也反映出2013年买家的购买更加冷静和理性。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