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伊始,方振宁追溯了自己的写作和策展历程。从1982年到2013年,他写了31年的展览评论;从2006年至今,方振宁开始策展。他认为,策展人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写作基础,作为不同于体制内的独立策展人,他主要承接政府项目。
方振宁策划的第一个正式的建筑展是在布鲁塞尔CIVA举办的“心造—中国当代建筑的前沿(2009-2010)”,这个展览初定名为“矢量”,但后来考虑到当地文化和大众化传播问题,商议后改名为“心造”,这也体现出作为策展人在思考展览名称时,在保留原有展览概念的基础上,应注意其通俗性和传播性。方振宁向大家展示了策展期间的一系列技术性工作:艺术家介绍,作品信息等表格资料以及展板的确定过程。这些资料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比如红色表示确定事宜,绿色则为不确定的,灰色表示中间状态等。此外,他还对当时画册设计过程进行了介绍,因为此次展览的展陈场馆并不理想,所以在办好展览之余,他将重点放在画册,每一步都力求规范与完美。这也对其后来的展览做出了良好的开端:很多国际著名展馆看过画册后,都邀请方振宁去策划展览。
之后,应维特拉设计博物馆之邀,方振宁前往德国魏玛策划“东风——中国新建筑2000——2010”,展览在八号巴克明斯特·富勒馆展出。展览路线与富勒馆的形制相呼应,被设计成多边形。馆高8米,展览只利用地面以上40公分,展台是横向条纹的阳光板。不同于以往略微仰视的看展方式,他希望这个高度和设计营造出河水平缓流过的感觉,在俯视过程中给人以特殊的视觉体验,做到“每一次都要史无前例”。后来,在列支敦士登举办了“东风”的第二个展览,这个展览是中国第一次在此地举办的建筑展,借此他也体会到作为策展人的历史感。
方振宁策划的第三个展览是“关系——中国新建筑(罗马,21世纪国立艺术博物馆MAXXI,2011)”。这次展览方振宁汲取之前的策展经验,从中国各地平均选取建筑作品,且包含优秀女建筑师的作品,确保展览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同时,他利用中国中轴线概念进行布展:屏风、土楼等等体现出强烈的中国色彩,展览开口处设计了一处小门,多次修改确保美观且方便残疾人士进入。在布置作品时,他认为应保持作品之间的视觉联系和呼应关系,方振宁强调“试图将每一个展览变为艺术品”,在展览中风格迥异的作品既能保持其独特性,又整合在一起,共同体现出展览的艺术性特点。
最后,方振宁还向大家展示了他所策划的“原初——第十三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威尼斯,2012)、“中国建筑100”(曼哈姆博物馆,2012)、“明日山水城”(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2013)“中国宫——中国建筑展”(西班牙塞戈维亚,2013)等展览。讲座中,他强调了独立策展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写作基础、展览策划的规范性和灵活性、立场坚定等等,给在场听众以极大启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