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走出抑或回归――罗奇的疑虑
0条评论 2013-12-17 17:35:47 来源:《国家美术》  作者:罗筠筠

罗奇

罗奇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老子二十章》)今天的社会看似繁华进步,大多数人都沉浸在“累累兮,若无所归”的幸福追求之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还有多少人向往“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的本真状态,不由得对老子之前为何感叹“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必然会思考“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众人所余的是什么?我所遗失的又是什么?

也许陶醉于艺术世界之中,可以找回所遗失的、回归婴儿之未孩的混沌境界,然而深入罗奇的艺术,所看到的却是艺术家挣扎于走出抑或回归“混沌”的选择中。一方面,作为体制内、受到学院派专业训练的艺术家,罗奇的绘画不可能脱离今天的意识形态环境,也不可避免地要迎合市场的品味,他承认自己想要“讨好观众”(当然是以首先“讨好自己”为前提的),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入世的;另一方面,罗奇的作品,却有着一种深藏其内的精神追求,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令他困扰,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让他拒斥,他想要通过作品表达一种回归的宿求,他宁愿沉睡在自己理想世界中,《睡不醒的人》系列、《亲爱的,我带你去寻找…》系列,都说明了他骨子里那种出世的愿望。

然而,当七窍打开之后,想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又是何等困难,儵与忽为了感激混沌对他们的友善,觉得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唯独混沌没有,那么美好的世界,混沌却无法感知享受,于是自作主张将混沌的七窍凿开,混沌因此而亡。可悲的是,人一降生,七窍顿开,于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越聪明(七窍灵光),就越难逃脱为其所累的命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当今世界,包围着我们的又何止感观的诱惑?所以,罗奇必须在走出抑或回归之间寻找平衡。正如他所说:“在混沌状态的瞬间,我觉得我是幸福的,但是我的眼睛,无论怎样地使用它,仍然能够清晰地看清楚的事物”,这就是选择的艰难所在,我以为,在描述其绘画之时,罗奇隐喻了他的人生观。他可以在意识上追求他所谓的假(超越现实)、大(磅磗而温软)、空(智慧的虚无),然而在下笔时却又尽量避免与现实的正面冲突,用他的话说,是怕他的画面“给别人造成一种伤害”。

因为七窍开了,因为走出了混沌,所以有了过度的思虑,有了打不开的精神枷锁,背上了甩不掉的责任包袱。人存活于世的每一天,都被迫要做出各种艰难的选择。从19世纪末现代艺术诞生以来,百多年来的艺术道路上,批判的、妥协的;先锋的,复古的;激进的,没落的;抗争的,逃遁的,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不得不在选择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无论膜拜还是漠视,今天的艺术家仍然不能逃开这种选择。罗奇也“一如既往地反思与质疑”,他不是哲学家,却以哲学的立场对待艺术;他不是诗人,却以诗人的心灵去捕捉艺术。既然不想以愚昧对抗崇高,以无聊对抗虚无,就必须找到能让灵魂得以安息、让生命有所慰藉的艺术生存方式。从“绿现代”到“软现实”,在这些看似矛盾的标识中,可以找到那颗在走出与回归间游移的心灵。他可能早已领悟到了,人类其实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却仍然以浪漫的情调,希望通过“绿化”和“软化”的方式,来挽救这种绝望。他也可能早已体验过回归“混沌”的impossible,却仍然执着地画着那些如婴儿般熟睡的人群,只希望他们哪怕能够在睡梦中暂时逃离这个其实无法被“绿”与“软”的时代与社会,获得短暂的安宁,露出天真的微笑。他也许知道,身陷囹圄的现代人,就像被绑在战车上的旗帜一样,根本无从选择自己的方向,只能是随风飘荡,但他仍然在选择,仍然期待着有风平浪静的片刻,仍然期待带着他的“亲爱的”去寻找。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艺术家如此的纠结?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小马丁•路德•金就尖锐指出:“我们今天的问题是我们允许内心世界丧失于外部世界之中。我们允许赖以生存的手段超越生活的目标。”说白了,在现代社会中,急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急功近利的种种欲望,致使人的精神和肉体越来越倾向于分裂,尽管许多人精神上向往也较容易回归七窍未开、婴儿之未孩的超凡状态;肉体却仍然不可避免地了堕落于尘世,因为你不可能真正的遁世。而对于艺术家来说,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的选择,也许才是更为艰巨的。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针砭时蔽与逃遁漠视,艺术家无法回避这个最终的选择。我想对于罗奇式的中国艺术家来说,心中只要仍然牢记着“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责任,就不会不想“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引用:

我的肖像画既不在对象,亦不在自身,是在通过技术的修正努力达成与画面自然、自在的交流,肖像画是一种载体,不是目的。

——罗奇

这个时代已经是物欲横流,尔虞我诈,色彩斑斓够刺激的了,我希望我的作品不会刺激你,它是静谧的,呈现的是这个世界以外的另一个世界,与你保持遥远的距离,它不会伤害你。细细品读之下,能够填补心灵的某些空白。

——罗奇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原因之一在于它能触及不可触及之物,言说无法言说之物,我们总是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媒介来表述,但有些是无法说、不能说,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轻轻点出,观者心有所契、默然于心。

——罗奇

编辑:admin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