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平安夜了,小伙伴们的圣诞袜都准备好了吗?准备收礼物啦,然后带着礼物去逛展览。上周,郭伟携以“道听途说”为线索的最新作品亮相成都K空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何岸、秦思源、张慧非艺术小组式的“一次”实验性合作;涵盖了四十多位青年艺术家的“纵横阡陌”当代青年艺术家作品馆藏展在龙美术馆开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推出年末收官三联展;“朝花夕拾-童振刚作品展”于艺凯旋艺术空间开幕。
本次展览可以说是艺术家携最新作品回到这座他日常生活的城市——成都。在采访中,郭伟说这批作品是以“道听途说”为线索,主要讨论的是“图像”和“事实”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事实”不止一个版本,在传播过程中会遭遇不同人的转译,“大家都是从主观出发,选择接受对自己有用的部分信息”,最终呈现的结果可能与初始状态有了本质的区别。艺术家试图打破了其过去作品中所追寻的“唯一真实”。
此次展览呈现由三位艺术家合作完成的一部影像作品,并且每个艺术家根据合作作品的内容创造一系列个人作品。尽管他们之中并未有人曾经做过影像作品,但是他们决定用这种合作的形式一起做一件录像作品。每位艺术家从合作完成的录像中汲取灵感,再为这个展览创造出全新的个人作品。为了创造这个临时的集体创作状态,每个个体的创作惯性都不得不被破坏掉。艺术家利用陌生的媒介逼迫出一种新的创作可能性。寻找这种潜能并非为了集体创作本身,而是对他们各自的艺术实践有所回馈。
展览涵盖了四十多位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包括了绘画、雕塑、装置等各种艺术形式。青年艺术家既代表着艺术创作的现状事实,更代表着艺术发展的未来趋势。策展人赵力认为,龙美术馆收藏的作品非常紧跟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现状,能看出收藏是一个从过去到现在不断的建构起来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看到近十年年轻艺术家在不同的时间里创作的一种状态——多元。“当代创作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从现在角度来看、向前面看、向未来看,年轻艺术家创作群体个性的多元性,决定了艺术创作有足够的丰富性去提炼这个时代现状的多元。”
从初春更名后的三联展起,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一直将三或四个展览共同亮相的热闹场面延续到了年末。 “向阳花:刘庆和个展”、“或多或少:王亚强个展”、“长物志 第八回:杨心广”一齐开幕。主展厅的位置属于当代水墨艺术家刘庆和,这也符合馆长夏季风为蜂巢重新梳理的展览线索:以东方美学作为底蕴和学术方向。当然不排斥其他任何媒介,另外两个展厅70与80年代艺术家的作品使得三个展览的层次趣味分明,但又呈现出一致的气息。
童振刚从八十年代开始投入创作至今,从书法、篆刻,到水墨画、版画,再到油画、雕塑童振刚都有很深的研究,在二十多年的反复思考和实践中,童振刚创造了一系列艺术语素:瓷瓶,鱼,花簇,团扇,鹦鹉,猫,书法和印章,成了他特定的语言,构成了其系统连贯的艺术符号和独树一帜的个人面貌。但他又不只是停留在这些方面,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在童振刚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与创新,东方与西方的完美融合。他从不否认东方传统给他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认为正是传统文化不停地在赋予他想象力、思想、感触、或是一种境界。作品里洋溢着他特立独行的的精神世界,令观者在其中能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气息。
欲知更多精彩现场请点击99在现场
【相关阅读】
【编辑:李保兴】
编辑:李保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