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战后从亚洲崛起的极富影响的艺术家,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诸多标签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草间弥生的经历和艺术具有传奇色彩,她从小患有精神分裂症,而艺术就成为了她治疗自己的一种方式,年逾84岁,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来不断证明自己。她的艺术实践非常广泛:绘画、拼贴画、雕塑、表演、电影、装置、小说、诗歌和音乐。此次展览是这位享誉世界的日本艺术家在中国首次的大型个展,也是在中国停留的唯一一站,喜欢草间弥生的朋友不可错过。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
展览“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于2013年12月15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在中国首次的大型个展,也是在中国的唯一一站,展出草间弥生一百多件作品,除了草间弥生标志性的黄色南瓜、圆点花纹等被大众熟知的作品之外,还展出了艺术家近年来的最新创作。包括她的影像视频、绘画、丝网印刷作品、大尺幅的装置等等,以全面且多元的方式,呈现草间弥生六十年的艺术脉络。其中,艺术家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装置作品《我在这里,却了无一物》和《洁净之屋》最值得关注,在不知不觉中,带领所有观众进入草间弥生创造出的神秘艺术世界中,在与艺术家对话的同时,我们也在与这个世界对话。此巡回展在韩国大邱美术馆作为首站展出之时曾吸引了33万观众前来参观。
草间弥生<波点偏执>
草间弥生,被称为日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创作,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先锋人物,其影响力堪与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匹敌。
草间弥生经典作品 南瓜
用艺术治疗自己
1939年,草间弥生约10岁时,患上了一种神经性视听障碍疾病,这使她经常出现幻听、幻视并开始被大量幻觉困扰,因而时常有自杀企图。草间弥生说,她之所以痴迷于圆点和反复使用重复图像都是来源于她的精神疾病,而这样的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也几乎伴她一生。在草间弥生看来,“地球也不过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而圆点就像细胞、分子一样构成整个世界,“圆点是来自宇宙的信号。”草间弥生就她留有当时为母亲画的铅笔画,画中就已充满了小圆点。“我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圆点状的网,于是我开始尝试把这些斑点画下来。”草间弥生的经历和艺术具有传奇色彩,艺术是她治疗自己的一种方式。
十岁时的草间弥生
1954年,草间在绘画作品《花(D.S.P.S)》中曾有下列的表达:“某日我观看着红色桌布上的花纹,并开始在周围寻找是不是有同样的花纹,从天花板、窗户、墙壁到屋子里的各个角落,最后是我的身体、宇宙。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被磨灭、被无限大的时间与绝对的空间感不停旋转着,我变的渺小而且微不足道。刹那间,我领会到这不是只有我的想像、而且是现实中的状况、我被吓到了。于是我对于红色桌布和上面的花纹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我认为它就像是咒语,正在剥夺我的生活,我冲上阶梯企图逃离,但阶级却在我脚下散开,于是我从上面跌下来,脚腕也扭伤了。”
【相关阅读】
编辑:李保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