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链,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以电影电视传播为拉动效应——带动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的营销过程。就动漫产业链而言,日本的ACG产业链已经作为我国动漫学习和规划的教科书。日本动漫产业在漫画领域、小说领域、动画领域和游戏领域相互渗透和穿插,形成一个巨大产业链条。在2004年中国动画最低谷的时候,动漫产业链被引入中国,从此被奉为法宝。
近几年来,政府相关部门花大力气扶持、培养出一批动漫品牌,产业规模逐年翻番,动画产量也赶超日本。每年市场上出现的动漫作品不乏优品,如《图图的智慧王国》、《快乐酷宝》、《果宝特攻》、《洛克王国圣龙的心愿》以及翔通动漫的《绿豆蛙》等,这些作品都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中国动漫却依然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受众。例如,日本动漫能跳脱出禁锢,体现出“脱亚入欧”的观念,像宫崎骏、大友克洋的作品中,古堡骑士、金发碧眼、朋克宫廷等元素绿绿可见,更融入了狂言、能戏、歌舞伎、傀儡戏等传统文化,甚至在环保主题上都能将日本文化对大自然的敬畏表现的淋漓尽致。欧美动漫也有自己的特点,欧美动画用偏向于智慧的高级调侃,选择相对深刻的题材去做动漫,以认真的态度、细腻的表达形式,让动漫更加艺术化、现实化。
与之相比,中国动漫则只是侧重了对各国动漫产业链里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而脱离了对动漫作品品质需求的追求。从观众角度说,“70后”“80后”对国产动画的美好回忆恐怕要比“90后”“00后”多一些。中国的动漫作品不敢跳脱禁锢,没有自己的特色。事实上,不管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注意到,动漫产业链的源头是优秀动漫作品,而优秀动漫作品一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状况相关。我们要创作出具有中国风的动漫作品,让中国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动漫作品,成为动漫作品的灵魂,而不是对日美动画的浅层模仿。
现在中国众多动漫企业都将受众定位为儿童,并想当然地认为儿童就需要童话和寓言。查阅近几年的动画备案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童话和教育两类题材占所有备案作品题材总数的六成以上。因为,动漫企业知道,在儿童这个年龄段之外是被日本和美国把持住的少年动画和成年动画,竞争激烈,风险太大。以此,对动漫产业链中的商业模式、衍生发展作为重要突破,而忽略了动漫作品本身。实际上,我们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我们的科技也在日新月异,为什么在动漫的想象力上无法挣脱牢笼,做出来的动漫作品成为了商业流水线上的商品,而不具有本土的文化,只是成为产业链上的一颗“螺丝钉”而无法成为精品,这不是蹩脚的产业链发展吗?
【编辑:霍春常】
编辑:霍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