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 林凡
编者按:中国工笔画大家林凡从小喜欢美术,没有上过任何美术学校,十七八岁即参军,由于那个时候解放军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而林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高中毕业生就显得尤为突出。于是,林凡就在部队里边当了美术记者、美术编辑。在那个年代没有国画、西画之分,但林凡每年要画年画、连环画,为部队的出版物画一些彩图。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凡逐渐走上了画画的职业之路。
据林凡描述,林凡的童年很不幸。父亲在林凡七岁的时候去世了,而祖父是在林凡八九岁的时候去世的。但林凡的父亲很喜欢林凡画画,经常买一些纸片画谱或画报,像《马骀画宝》、《芥子园画谱》、《安徒生童话记》等给林凡看。到现在,林凡还清晰地记得,家里有两个柜子,柜子上面镶着玻璃,而玻璃上面有画,好像是任佰年的作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柜子就没有了。由于林凡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上学后就理所当然成为了学生会的宣传部长,不仅如此,林凡还参加一些歌唱、表演等等。林凡自称理科成绩不好,文科成绩却是出类拔萃。
在林凡参军时,林凡的原配妻子何建安(中国著名舞蹈家)要送给他一批书画作品,但被他拒绝了。何建安的父亲何宣是国民党的一名中将,北伐战争中第一个打进北京城的。何宣特别喜欢书画,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好。何建安告诉父亲,林凡喜欢书画胜过喜欢戎装,于是在林凡参军的时候,何宣让何建安抱了十几张书画作品给他。但据林凡称,那个时候是讲阶级立场的,东西是肯定不能要的。但林凡却记得当时曾打开看过一张书画作品,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的作品。
林凡参加部队以后一直当美术编辑,却没有留下什么画,林凡深感遗憾。于是,林凡的女儿林丹诗与其丈夫佟铁鑫(中国著名歌唱家)从网上帮父亲找画,一共找到878张作品,但都是印刷品,没有原稿。林凡决定要出一本书叫《网上捞画》。这800多张作品是从林凡1949年参军一直到1958年的创作,可以很明显看出林凡一年又一年的进步。
林凡《黄花白鹭共知秋》
林凡和潘絜兹、郑乃光等老先生创立中国工笔画学会 振兴中国工笔画艺术大发展
至于林凡为什么会喜欢上工笔画,为何要创立中国工笔画学会,还得从头说起。林凡在接受采访中谈到,从汉代、晋代、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只有工笔画,没有水墨画。在宋朝的时候苏东坡画了很少的水墨画,而是到了元朝才算真正开始出现大量的水墨画,黄公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此以后直至明代、清代的时候就全部是水墨画了,当时市场需求量大,而且要求快,所以水墨画才会有较快的发展,宣纸也出现了。在此之前,纸都是加矾的,颜色上去却无法晕开。当时,中国水墨画流行很广,晚明的内阁大学士董其昌就不喜欢工笔画,他认为工笔画没有学问,是匠人做的,而且没有文人气质。如此一来,工笔画就更抬不起头来,一直发展到清朝晚期、民国直至建国初期,水墨画成了主流画种,像吴昌硕、黄宾虹等一些大家就是一直画水墨画,工笔画比较少。
而林凡却是很喜欢工笔画,由于他画了大量的年画、连环画和彩图,也是用线勾,然后填充颜色,跟工笔画的技法很相似,于是就喜欢上了工笔画。但工笔画家生活困难,创作艰难。他想:一定要设法把工笔画家团结起,搞一个全国性工笔画组织,引领大家前进,1987年,林凡通过朋友介绍接触到了迟浩田将军,在林凡的努力之下,迟浩田将军在部队文化经费中批了4万块钱。林凡利用这些钱请了80多个画家聚集到山东烟台,一同商议策划成立工笔画学会。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工笔画家们的聚会,大家都激动地哭了。当时潘絜兹老先生威望较高,于是工笔画家们一同推选他为当代工笔画学会(即中国工笔画学会的前身)首任会长,林凡任常务副会长。
林凡《佛渡》
由此,工笔画学会便开始每三年(或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工笔画大展。在第一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中,著名工笔画家何家英也就是在那一届荣获了一等奖。而颁发什么奖品却成了一个难题。林凡在山东烟台找到了一个钟表厂:北极星钟表厂。当时,该厂赞助了三台钟,一等奖每人一个,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奖品是台灯。当时的展览形式很简单,条件很简陋,工笔画家们用胳膊夹着画来,展完之后又夹着画回去。遗憾的是前四届没有人知道要存档,连个照片的底片都没有,名单也没有。到了第五届,大家才开始重视存档的事情。在当时有六个企业家来买第五届的300多件参展作品,每个企业家掏50万块钱,通过抓阄的方式,抓到谁的作品就要谁的,等于是一件作品不到一万块钱。
2002年首任会长潘絜兹过世前曾嘱托,希望将工笔画学会搞成全国性的。于是林凡当时就决定将“当代工笔画学会”改成“中国工笔画学会”,但需要及时注册。林凡为注册的事情东奔西跑,几年之后终于在国务院民政部的批准下,于2008年6月正式登记注册成立,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民间艺术团体。林凡担任会长是在2007年至2012年初期间,也就是说林凡是第一任国家承认的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在林凡担任会长期间,举办了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和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工笔山水画大展。
此外,林凡还做了很多改革。林凡曾提到过双年展的概念,他认为双年展在国际上有一定的惯例,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展览之前举行创作研讨会,开创作班,请名家指导。另外,强调多元化,提倡创新,表达现代观念。以前每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都是强调:公开、公平、公平推选新人,然而一些有资历的工笔画家却得不到表现,于是从第八届开始,便有特邀艺术家展的部分。
结束语: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林凡即是作为特邀艺术家参与此次展览,而此时的林凡已经从原会长职位上主动退休,并被聘为中国工笔画学会的名誉会长。退休之后的林凡更加专注于工笔画、书法、诗词等方面的艺术创作。
【相关资讯】
编辑:张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