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业内大腕纵论“消费时代”
0条评论 2014-01-03 09:44:17 来源:芷兰雅集 

 第五届中国艺术品高峰论坛暨芷兰雅集2013年度峰会

第五届中国艺术品高峰论坛暨芷兰雅集2013年度峰会

2013年12月20日下午,第五届中国艺术品高峰论坛暨芷兰雅集2013年度峰会,在北京光华路5号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寇勤、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著名收藏家刘文杰、著名明清家具鉴赏、鉴定专家周默、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一西平措、上海新民晚报艺术评论主编林明杰、中央财经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刘双舟教授,在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姚长盛的主持下,热议“艺术市场:认知‘消费时代’” 。

寇勤:对于中国一个这么庞大的新兴市场,很难用“亿元”或者是“消费”这样一个词来概括。不过,现在应该说是历史上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好的时代之一,而且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以前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投资行为、收藏行为,我想,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个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刘尚勇:其实文化消费主要是能量消费,有一个文化能量在里边,或者说文化高级消费是文化观的消费。现在很多人投资艺术品的时候,比较注重物质层面。前一段时间比较注重的是《石渠宝笈》,乾隆皇帝收藏过的,实际上良莠不齐,有好的,有艺术精品,也有比较差的。现在是不论青红皂白,只要是《石渠宝笈》著录的全过亿,其实有非常好的作品并没有经过乾隆皇帝收藏,但是卖起来价钱不高。

刘文杰:中国现在是一个整体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因为有中国社会整体的飞速发展,才有了文化消费时代。文化消费是倚仗着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文化消费。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灵魂。消费文化第一是提升自己的境界;第二增加自己的财富。所以文化消费必将成为一个有品位、能品味人生的人主流消费。

高档消费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叫审美价值的消费,如刘尚勇先生讲的买东西不应该看《石渠宝笈》,看这个东西有没有审美价值;第二正能量文化的消费,一定看这个东西是不是包含正能量,只有你有审美价值的消费和正能量的消费,你的消费才是正确的,才是有意义的,对你的人生才有意义。

周默:我不太认同“文化产业”这样一个提法,文化很多东西是不能形成产业,不能量化、不能作为产业来对待的。现在对于家具的欣赏,往往看年代、材质,从紫檀到黄花梨,现在到席卷全国的金丝楠木,完全从木材本身,从财富、增值潜力方面来的,这是投资还是消费,我不能给它一个清晰的概念,我觉得是品位低俗、恶俗的事情,这是所谓的文化消费里边非常不好的暗流,是不堪的东西。

一西平措:目前我不敢说佛教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一个消费时代;我自己不敢说我们在消费佛像;我们不敢说我们在消费信仰。欧洲人、美国人上百年以来一直进行着佛教艺术品的收藏,大部分人其实对佛教艺术品、对佛教根本是不懂的,他们根本不是佛教徒,完全是从审美角度、从雕塑的角度,来欣赏佛教艺术品。目前国内,也有很多人是出于投资的目的,购买佛教艺术品,但还没有见到有人明目张胆地说,是出于消费的目的而进入这个领域的。

林明杰:艺术品消费不能等同于普通商品的消费,从人类文明史发展角度,艺术消费会推动一种文明的进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还没有来得及进入收藏时代的时候,投资时代就已经到来了,现在我更希望有一个消费时代的到来。在国外可以看到消费时代,我到学院看见年轻学生的画展,经常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拄着拐杖就去看画展,他喜欢就买。我看到电影海报拍卖会上很多老人,从投资角度他们这辈子来不及实现投资回报,但是他们还在买,就是消费、就是喜欢,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当下的中国,消费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这几年中产阶级的钱可用量越来越少,买完一套房子后,连买墙纸的钱都没有了,怎么可能会去买画?第一,现在中国中产阶级的资产在减少,消费时代就离我们越来越远;第二,更不要希望白发苍苍的老人去消费,医药费就拉跨他。在这种情况下,要等待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才会有艺术品消费时代真正的到来。

刘双舟:什么才是艺术品消费时代?一定是出现大众化消费,大众化应该是艺术品消费时代标志性的一个特征,如果没有大众化,只叫艺术品市场,肯定不是消费时代。没有艺术品消费就没有稳定的艺术品市场,没有大众化消费就没有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艺术品消费,不能以价钱论高低,那是消费层次问题,不是消费本身的问题。“文革”时期艺术品消费比现在还要大众化,那时候家家挂年画,也是艺术品消费。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