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国外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绘画篇
0条评论 2014-01-08 11:12:1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罡

岩间圣母

《岩间圣母》

四、《岩间圣母》

【名称】:《岩间圣母》

【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

【类别】:油画

【年代】:1483~1490年间

【规格】:198厘米×123厘米

【文物现状】: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岩间圣母》的情节取自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三章《耶稣受洗》故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约翰想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么?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看见神灵,仿佛是鸽子在下降,落在他身上。天上这时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按照圣经所述,施洗的约翰不是孩子,已是个成人了。而圣母携子逃亡埃及和以色列的时候,耶稣也仅是刚生下的婴儿,他不可能像画上所表现的那样指手画脚与约翰对话。此外,耶稣受洗的地点是在约旦河边,受洗时也没有玛利亚在场。那么达芬奇为何作如此大胆改动呢?

圣经上说,希律王为了剪除耶稣的后患,正派人在他诞生的地区大规模屠杀两岁以下的婴儿。天使启示约瑟,让他带着玛利亚与耶稣逃出伯利恒,圣母子一家刚刚来到约旦河边,得知约翰在这一带传教,于是相约与约翰在附近一个岩洞内会面。画家把画面人物展现在一个古老的岩洞内,也是合乎生活情理的。耶稣受洗,在圣经上始终没有讲清年龄关系,此类题材往往随画家构思,各有不同表现。达•芬奇在学徒时期与老师合作的那一幅《基督受洗》,耶稣和约翰的形象显然已是成人了。画家在这一幅画上没有受宗教题材的局限,而以一种世俗的生活感情去表现这一主题。为了使人物充满一种天伦之爱,他把这种耶稣与约翰的所谓神圣会见,改变成两个天真的孩子有水边戏耍。但为了点明宗教题意,又不得不从动作上作些注解,如小耶稣用右手指着约翰,似乎在说:你暂且许我……。约翰也做出拱手向耶稣请安的样子。右侧坐在地上的天使,作为自天而降来到人间的美丽使者,她的形象被刻画得最美,脸上展现着达•芬奇的微笑公式,右手指着这幕受洗的趣剧,也像亲人一般似乎在庇护他们。显而易见,画家在这里决心以圣母为中心,赋予画面以庄重、温存和受天庇佑的母爱的感召力,而不是表现某种苦难、艰辛与恐惧的生活坎坷。中间的圣母一手扶着约翰,另一手去抚慰耶稣,体现了人间伟大的母性的力量。这和他早年那幅《基督受洗》是截然不同的。它表现了一种伦理感情,一种富有人性的美,而这也正是当时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编辑:李罡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