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3:年轻化、无边界
0条评论 2014-01-10 21:28:46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郭毛豆

开幕式现场参展青年教师与学院领导合影

开幕式现场参展青年教师与学院领导合影

2014年1月10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3:选择——央美的六个案例”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B展厅举行。本次提名展呈现了康剑飞、陆亮、唐晖、王郁洋、袁元、张伟6位年轻教师的近30件作品。

年轻化的提名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B展厅是整个美术馆最明亮、空间最大的展厅,前三届的造型艺术提名展都在这里举办:2010年第一届陈文骥、2011年王玉平、2012年于凡。每一位入选艺术家都是央美教师中的引领者,而进入3B展厅参加提名展也成为了来自学院的肯定与成就的象征。

与前三届有所不同,2013年度提名展在艺术总监苏新平与策展人王春辰的策划下变成了6位青年教师群展。提名展的意义也随之改变,它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更多地是鼓励与挑战。作为央美未来十年的学术骨干,他们能清楚地感受到荣誉之外教学与创作的双重压力。

无边界的提名展

青年教师康剑飞、陆亮、唐晖、王郁洋、袁元、张伟分别来自版画系、油画系、壁画系、实验艺术系、造型基础部和雕塑系。但进入展厅后你会发现,完全没有办法辨别6位老师各自的系别,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装置的形式呈现,并涵盖部分绘画与雕塑。

康剑飞的作品《我想邀请你同我一起创作》分为“两堆”,分别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中华烟”和木版。观众可以用200块钱带走一包中华烟留下收藏与艺术家共同完成互动作品,也可以买回一块木版按照要求刻好后寄回给艺术家,他会将所有木版拼接成最终的画面。美术馆的空间墙上贴着的大红“200RMB”和排队的买家变成了展销台,而销售过程被艺术家转化为观念化的作品。新闻发布会上康剑飞说央美美术馆能够更好地让他的作品实现,因为它具有包容的力量。果然,开幕半小时之内,“中华烟”已经出现在场内很多“藏家”手中。整个销售过程热闹非凡,不断有藏家举着藏品与康剑飞合影留念。

展厅中央两个巨大的石膏装置是王郁洋为本次展览所作,他延续了近期作品中一直使用的方式,将中文的32个笔划转换为二进制代码,然后控制3Dmax软件生成对应的形象,再组合成为任意的汉字。本次王郁洋特意以教学中常用的石膏作为材质组成“学院”二字,以配合整个展览的立意。另外三幅名为“二合一”的架上绘画,则是将看似分割的摄影与绘画两种媒介结合,以数码微喷的形式呈现。

6位青年教师的作品让我们看到,学院的创作与体制外艺术家的创作其实不存在界限。将风格迥异的作品共陈展厅会产生语言与观念上的对比,使得展览变得丰富而有趣。观看过后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被策展人王春辰评价为很high的展览可以体现央美中生代教师在当代艺术中引领者的地位。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