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保:花小钱冲大险
0条评论 2014-01-20 14:11:28 来源:华夏理财  作者:高和平

时下,国内的高净值人士讲究玩艺术。一幅名画、一件名品,从拍卖会上花了大价钱买下来,精心地存着,可风险无处不在,被偷了、破损了、贬值了都极有可能发生。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打了水漂,谁来为此买单?

从私人藏家们到一些博物馆、拍卖行,对其拥有的艺术收藏品普遍缺乏安全感,但是却苦于没有解决办法。实际上,在国外,通过投保艺术品保险(放心保),为藏品价值上把锁,已是有钱人的通用做法。

藏品投保流程

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藏品市场价格动辄上千万,甚至过亿,给这么贵的东西投保艺术品保险,是怎么个买法?

一般的做法是,保险公司在接到保险申请后,会聘请独立的艺术行业顾问或评估机构进行商业价值评估,具体保价额由艺术品本身的价格、风险系数以及保险公司的运作成本而定。之后,保险公司还会派专业人士到藏品存放地点进行详细考查,会在防盗、防水、防光等方面提出建议。

投保艺术品保险,首先是要确定保额。

人保财产北京分公司相关人士告诉《CM华夏理财》,艺术品保险保额的确定通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比较直观的理解,通过持有人购买藏品时的发票金额,或者一些相关的、比较权威的机构出具的价值证明,来界定保额。还有一种方式是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双方按照约定的价值进行承保。如投保人提出一个藏品的价值,保险公司找相关的机构或者是权威人士进行评估,最后按照双方约定的价值来确定,这种情况下确定的保额,即使藏品发生全损,保险公司也会按照约定的保额全额赔偿。既然投保了就可能面临理赔的风险,而保险理赔向来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买一份普通的人寿保险,出险了在理赔时可能都面临很复杂的问题,何况是价值连城的私人藏品?

风险无处不在,保额确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关注理赔环节中的定损过程,以及保险公司的免赔条款。

业内人士透露,艺术品的定损比保额的确定更复杂。一幅名画被划了一道,如果可以修复,还算好的,定损也比较容易,但如果是一个雕塑碰了一个角,修复起来很困难,即使修复了也会和原作有一些差异,这个过程中定损就很难确定。

一般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的做法是,在投保的时候或者拟定协议的时候,就会和投保人进行约定,只按照正常修复的价值进行赔偿,如一幅名画有一道口子,修复需要的人工成本费是多少、物质成本是多少,根据投保时的条款,保险公司会进行赔偿,但是由于出现了破损,画作贬值,这部分损失保险公司是不会赔偿的。

如果投保人想防范这种风险,也可以在投保时和保险公司约定,藏品万一发生贬值,保险公司也需要承担责任,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赔付的话,就要在保费上多付出一些了。

私人藏家不"感冒"

艺术品保险听上去不错,对持有人利大于弊。但《CM华夏理财》了解到的情况是,无论是私人藏家还是博物馆等机构,对艺术品保险都不感冒。在2011年故宫发生文物被盗事件后,曾有保险公司力推过艺术品相关保险,但几年的时间里,该保险品种基本上在吃“白板”。

苏黎世保险认为,艺术品保险问津者寥寥,一个原因是观念问题,由于艺术品价值高,巨大的保费让投保人望而却步。

据了解,艺术品保险的费率幅度特别大,甚至到了夸张的程度,针对标的物的不同,从3%到3‰都有可能。此外,个人藏家的艺术品平时多放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很少会自己把作品拿出去展览,即便参加展览多是通过艺术馆、美术馆之类的机构,也会单独进行投保。

除了投保人不感冒,保险公司也觉得艺术品保险的钱不太好赚。

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说,一方面由于私人藏品的真伪难以判断和确认,由此,保险公司就难以确定保额,即使认定了真伪,由于艺术品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浮动而变化,每间隔三至五年,保险公司还需要对投保的艺术品价值进行重新估值。而私人藏品多半是放在家里,保安情况如何,保险公司无法全面了解,也就容易出现投保人故意损坏而骗保的风险。

苏黎世保险表示,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损失保险,艺术品保险的完善有赖于各方面的发展:培养专业艺术品核保、理赔及营销人员;建立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艺术品鉴定及鉴价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培养各类艺术品的修复专家;提升收藏者对艺术品防损及购买艺术品保险的理解等。“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目前仅在英国伦敦开展艺术品保险的相关业务,国内至今仍未推出该项保险”,该公司北京分公司商业险部负责人说。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