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心态日趋理性 审美情趣不断提高
0条评论 2014-01-20 09:49:46 来源:新快报 

王蒙《稚川移居图》曾以4.025亿成交。

王蒙《稚川移居图》曾以4.025亿成交。

关良绘武生的作品。

关良绘武生的作品。

关良:人们开始真正品味其价值

关良的作品从2000年以3062元/平尺入市之后,一路缓慢走高,到2005年秋季以49417元/平尺作为这一阶段的最高峰之后,稍有跌宕回落,但随后仍然爬坡走高。到2011年秋季升到77569元/平尺之后,更是直线上升,到2013年秋季,均价已经高达167416元/平尺。而实际上,在2013年的中国嘉德拍卖“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上,他的作品《戏剧人物卷》26.5cm×178cm,合计4.2平尺,最终以333.5万元成交,均价高达79.4万/平尺。

收藏家罗立火表示,以前很多人因为对关良不了解,因此对他的关注远远不够。“为什么2005年关良的作品价格有个小高峰而一下子又跌下来?那是因为当时并非真正的藏家在追捧,而是那些人在炒,他们并不是真正喜欢关良的。”而从2005年之后,关良的作品一路稳健上升,罗立火表示,现在的藏家开始变得理性,开始真正去品味艺术品的价值,这是一种从“看名头到看画本身”的转变。因此,也可以说,“市场不好的时候,对关良是有利的。因为大家才有时间去思考什么才是好作品”。

在罗立火看来,关良作品的价值从市场表现来看,并未被完全发掘,他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懂得欣赏关良作品的人较少,形成市场时间比较短,导致上市初期缺乏了解价格较为低廉。第二,就是传统藏家对文人画的界定存在某种固执,普遍认为“诗书画印”合一才算完整的文人画,“关良的作品很大一部分是简款,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并未被完全接受。”但罗立火同时表示,随着70后、80后群体的经济基础逐渐形成,关良的作品将成为日后的收藏主流,“这是一个有文化,有见识的群体,关良的作品将会备受他们推崇”。

饶宗颐:作品有个性,得到社会认可

而作为国学泰斗的饶宗颐,近年的书画作品也同样备受推崇,虽然在2002年以1489元/平尺入市至今12年间均有过跌宕起伏,但总体仍然呈上升趋势,尤其从2011年至今可谓直线上升,2013年秋季均价已经达到145159元/平尺。而据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秋季“中国近现代画”专场中发现,其32cm×146cm的《吴哥窟古藤》在估价50万-70万港元,最终却以83.3万港元成交,均价已经达到19.8万港元/平尺。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表示,饶宗颐和冯其庸可谓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因为他们分别是南方和北方在学界具有极高声望的学者,同时他们也在绘画方面有所感悟,具有一种浓厚的文人情趣,比较超脱,飘逸的情感在里面,所以我觉得他们两位可以代表南北文人画的一个典范。

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习文表示,饶宗颐的作品持续受追捧跟他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分不开的,例如2011年他担任西泠印社的社长,后来又被“香港大学授予‘桂冠学人’称号”等,“文人画很多是画修养,画外的东西更加可贵。有时候纯粹的书画家,可能会更加看重技法的表达,但是技法的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解决,修养和学养方面则取决于画家本身的积淀,应该说这方面才是评判一个艺术家艺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饶宗颐虽然也学习传统,但是他更具有自己的个性,他的书法都是一眼能看出的,特点非常鲜明。”

广州皇玛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彭国杰也表示,饶宗颐作为一位被普遍承认的国学大师,他在国学方面的研究和造诣很深,字、印方面也比较强。因此他的作品被广泛追捧也正常。“我记得在2008年时,他的对联是4000元左右,而2011年,我一次偶然机会,花了7万多元买了他的一副对联(五个字一句),当时感觉价格高了,但是两个月之后却以11万元卖出。仅仅是两个月,而且后来更有藏家愿意直接出18万—20万元购入。这几年他的受捧程度实在热门。”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