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延翔油画作品:安全模式(图)
0条评论 2014-01-28 09:40:4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吕延翔

《安全模式》

《安全模式》

画家简介:吕延翔,1984年出生,作品曾被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加纳艺术机构、文化艺术基金会、多家画廊机构及私人收藏。曾在《艺术名家》、《艺术财富》、《赏阅》、《美术报》等报刊发表过作品。

《安全模式》:一个计算机领域的词汇引用到真实的生存作态之中,所谓的安全自然是打引号的。一个“小丑”在得意地操控一只小鹦鹉的命运。在简易的小舞台貌似给小鹦鹉构建了一个稳定的环境,但下一秒等待其的可能是不测。“小丑”以为他能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得以安全,控制局面。其实,现实依然在操控他,残酷依然会随时发生。

《禁锢的风景》

《禁锢的风景》 

《禁锢的风景》:我有意识的在安静的空气和美好的氛围中布置一种黑暗和距离感。有意识得在回避一些东西,而总有些东西回避不掉,就残忍的赤裸裸得暴露出来。这种冲突展现得如此暧昧,如此唯美,却隐藏着不确定的紧张感,在禁锢的环境下人们冥冥之中已沦为玩物,或变成罪恶的化身。

《困兽》

《困兽》

《困兽》:中国当下的发展,物质形态上与世界各国已经趋同,从根本的意识形态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社会现象的最大特点就是差异性,每个人都是截然不同的,这个差异性非常重要,它的存在不断提醒个体的独特意义。但每个人存在于相同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种前途面临巨大安全挑战之时,人们逐渐失去自己的正确意识,产生了所谓的共性,所以个人遭遇映照的都是当下每个人的隐患。我试图通过特殊的群体或者个体突出其个性但实质却在强调共性。这种共性就是在集体主义教育成长的一代人长期被规范和限制,精神禁锢为只有一个统一的归宿和范式。

《蓝先生协奏曲》

《蓝先生协奏曲》

《蓝先生协奏曲》:此处的蓝即青,那个英俊潇洒的王子变成了被束缚在小鼓上的青蛙。取而代之的蓝先森神情有些恍惚不定,不安的事情可能随时发生,而他的反应也可能牵连无辜。在这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里,如何保有希望和建造生存可能成了每个人面临的问题。

《皮囊》

《皮囊》

《皮囊》:芭芘、蕾丝、垫肩、蝴蝶结,各种极具女性色彩的元素却聚集在一个男孩子身上,看似矛盾的特质却结合的并不突兀,这是一种试图唤醒皮囊之下的本性,解放本性的过程,打破人们已有的认知和意识的局限。从而把我们本性深处过多的遮蔽揭开,建立新的精神家园。

《使者》

《使者》

《使者》:用这个时代特征的面孔来挖掘其真实的表情,让鉴赏者产生被注视的错觉。一种距离感的错觉,这种故意营造的距离感让观者有时间、空间去感受,品味和思考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非隔绝,而是一种过滤后呈现的状态。

《忘记山和海》

《忘记山和海》

《忘记山和海》:这是一个用私密空间营造的人生境遇场景。窗外的树丛隐喻山,浴缸里的水隐喻海,原本大而浩瀚空旷的两个事物,微缩了,形成强烈对比。人在微缩的世界里,赤裸裸地孤寂。

《小山》

《小山》

《小山》:这是对一个熟识朋友的直白陈述,非常直接给人以图像本身的想象空间。借鉴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髓即以神写形,含蓄地颠覆了旧有范式对个体意志的桎梏。

编辑:田茜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