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打补丁你见过吗?
0条评论 2014-02-11 16:51:3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黄丹彤

锔补过的清代开窗粉彩花鸟瓷器。

锔补过的清代开窗粉彩花鸟瓷器。

锔补过的康熙五彩凤穿牡丹图将军罐。

锔补过的康熙五彩凤穿牡丹图将军罐。

一个明清锔瓷精品展昨天起在广州花都故乡里民俗博物馆开展,再现一段几乎已经失传的陶瓷锔补业记忆。不为现代人熟悉的是,陶瓷锔补曾经还是老广州民间不可或缺的修补行当。展品的主人、广州知名收藏家邹永生告诉记者,如今陶瓷锔补业面临着几乎完全失传,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旨在给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展览本身也记载这一段陶瓷锔补业历史。

记录巧匠神工

见证节俭传统

几乎所有人收藏的都是完整的古陶瓷,为什么主人却收藏大量的补丁古陶瓷?对此,邹永生说,“如今后人对‘锔盆、锔碗、锔大缸喽’那远去的锔瓷艺人的吆喝声已经不再熟悉,古人留下来的布满锔钉瓷器,浸透着岁月沧桑,记载的却是一代又一代锔瓷艺人的辛劳与智慧。”他希望通过展览,让后人了解一段锔瓷的过去,熟知历代锔瓷器的巧匠神工。

展厅一副对联“我爱官哥汝定钧,更爱收藏补丁瓷”(“官哥汝定钧”是宋代的五大瓷器名窑),说出了展品主人对补丁陶瓷的偏爱。展品中有康熙五彩凤穿牡丹将军罐、清中期豆青釉仿龙泉大盘、清三代青花釉里红大碟、青花珐琅彩帽筒,还有近代的广彩出口瓷、茶壶、高足杯、百寿瓶,这150多件经过精心修补的古瓷器中,年代最早的一件是出自元代的磁州窑罐。这些古瓷器都是历经30年间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其中一件元代磁州窑罐,可谓众展品中年代最久的瓷器,是邹永生连续去了两趟山西平遥古城,说服了很久后从一对年迈夫妻家中购得。

“锔瓷器是古代先民惜物如珍、朴素节俭的社会风尚的真实写照。”邹永生介绍,尽管中国自古是个陶瓷生产大国,但在明清时期,更多百姓贫民对陶瓷却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奢望,在过去,如果一个家庭拥有几件做工细腻、画工精良的陶瓷制品,都会将其视为珍宝。“坚硬耐磨的瓷器可持久使用,但一旦破碎便无计可施,于是民间工匠开始琢磨如何对陶瓷进行修补,锔瓷技艺由此而生。”

编辑:陈倩华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