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名青少年中华艺术宫体验当代艺术创作
0条评论 2014-02-17 11:16:04 来源: 新华网  

绘制瓷盘。

绘制瓷盘。

潘鲁生在与小朋友们交流。

潘鲁生在与小朋友们交流。

2月16日,中华艺术宫5米层的展厅内,来自上海大中小学的百余名青少年在风筝上体验了一回当代艺术创作。作为中华艺术宫跨年大展“神彩.绳度——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暨毕加索/潘鲁生陶瓷的对话”展览的组成部分,主办方希望通过邀请青少年参与当代艺术创作这一公共美育方式,让年轻一代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生活中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承“小使者”的角色。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金鱼、蜻蜓、蝴蝶、猫头鹰、老鹰等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大厅中逐次排开。每只风筝前,都有一位小画家在聚精会神地绘制。一笔一画,一涂一抹,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梦想图画便跃然纸上。一年之计在于春,传统习俗中放风筝是乡村少年春天代表性的游艺活动,也是人们在春天求福纳吉的一种方式。当代艺术的重要手法之一便是,通过对寻常事物形像的语义转换,实现当代性的艺术表达。以传统风筝作为绘画载体绘制梦想风筝,创造性地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涵,同时也在观念上完成了艺术创新。

谈起这一活动的初衷,从事三十余年美术教育工作的潘鲁生表示,在自己的当代艺术展上开展青少年艺术创作体验,让他们与风筝、年画、陶瓷等优秀传统艺术零距离接触,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倡导艺术创新,放飞时代梦想。希望不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人不只是追求前沿和接纳新鲜事物,还葆有一份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深厚感情,将传统文化中内在的、维系人心的东西传递下去。潘鲁生说,一年的好年景在种子里,今天参与绘制风筝创作体验的年轻人将成为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希望有更多文化的种子生长得好生长得壮。

潘鲁生是我国民艺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多年来从事设计教学和艺术创作的同时,身体力行地倡导以文化自觉的精神理念为基础,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成果,进行当下中国的文化建设实践。正因为此,他的艺术创作具有广阔的艺术视野,一方面他从传统民间乡土艺术中寻找创作母题,另一方面又以开放的观念从事中国语言的当代艺术的创作实验,神彩纳福、鲁班绳度、国瓷彩墨、神山意象等作品呈现出了刚健清新、自由奔放的风格气派。

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结合艺术家创作的风格特点,引入了民间木板年画工艺体验、瓷盘绘制、花马抬轿、门神纳吉等民俗元素,营造出神彩纳福、马年吉祥的中国传统年味,展览开幕以来,已经吸引了数万名观众参观。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