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美术馆:20天 每天带你看1个展览
0条评论 2014-02-24 10:27:27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璐

你怎么定义展览?去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看一幅画、一个装置、一段录像抑或是其他稀奇古怪的物品。如果有一个展览,没有展品,没有物理空间,你参观什么?

“一个四周墙壁漆黑的展览场,地面上铺满了厚厚的枯干的树叶……屋顶上悬下来两个藤条做的秋千,藤条上面还有绿色的叶子,一男一女裸体坐在上面缓慢地荡秋千,慢得不像话,感觉像电影慢镜头一样……”

这段文字是一个展览的解说,等你想要去寻找展览作品,对不起,没有。所有这些文本就是展览本身,并且只能在网上看到,你可以在20天内参观20个这样的展览———《我能看到更多的你吗》是基于摄影对真相记录的局限性,《送你一条毛内裤》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身体与人之间的复杂性,《抽丝》是基于身体的不可承受之轻……

事实上,你参观的是别人和自己的想象力。

这个创意《20天,每天带你看1个展览》的发起者坚果兄弟此前在何香凝美术馆做了一个《20天×20个展览》。他招募一些导览员,给导览员简单的几句导览词,然后,让他们在此基础上,用想象的方式为这个空无一物的展览构建作品,向观众解说。观众懵了,传统的看展形式被颠覆,没有观看,不能拍照。

自由音乐人罗妍成为《钱值多少钱》、《毁灭奢侈品》、《未来的书店》三个展览的导览员。她告诉参观者,这里挂着一块被当成抹布使用了20多天的爱马仕丝巾,她告诉他们,这丝巾是有多肮脏或破旧。

她既像是过家家的小孩子,又像是《皇帝的新装》里撒谎的大臣。当观众知道她在干什么之后,开始提出一些问题。“这很有趣,这是一种想象与想象之间的交流。一些原本在我想象中欠缺的东西,因为他们的提问而被补充。”罗妍说。

坚果兄弟在导览《看懂当代艺术的专用眼镜》时,“一个观众想了半小时之后,给我讲了个不一样的展览,他想象中的展览。这种互动特别有意思。观众成了作品的主体。”

在他看来,现存的整个展览体系,人们过分在意物质在现实世界的分量,反而忽略想象力构建现实世界的可能性。“我们需要相信、敬畏和重视看不见的事情,包括想象力,包括物质之外的无用功。”坚果说,“在观众方面,观众习惯通过视觉来思考展览,甚至现在相当一部分观众,拍照代替了眼睛的参看,他们到了展览现场,习惯用相机来参观。在《20天,每天带你看1个展览》,这种景观式的参观方式失效了,视觉隐身,需要观众用想象力来抵达视觉。我想用物质的完全隐身,来突显想象力的重要性,来反思今天的展览方式、今天的物质社会。而人们在这个展览里的反应也成为建构成作品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