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拍卖2013年成交额3.24亿元 南京艺术品拍卖为何做不大
0条评论 2014-02-25 11:56:18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梁圣嵩 朱凯

\

钱松嵒《桐木岭》

钱松嵒《桐木岭》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拍卖行业协会获悉,2013年全省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为4.8亿元,其中南京地区的实际成交额为3.24亿元,比2012年增长48%。从增幅来看,南京艺术品拍卖似乎势头不错,但与国内拍卖行业的一线城市相比,差距却依然很大——南京拍卖行2013年的全年成交额,还不如北京一家拍卖行单个专场的业绩,与杭州、济南等城市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无论是艺术品资源、藏家数量还是资金规模,南京都不逊色于国内其他城市,有这么好的“家底”,为何艺术品拍卖却始终做不大?

拍一年不如外地拍一场

南京拍卖额不及北京百分之一

“拍一场不如别人拍一件,拍一年不如别人拍一场”——南京艺术品市场的业内人士,大都对这句话有着切身感受。

根据江苏省拍卖行业协会统计,除去买家拍下但未付款的拍品,2013年南京艺术品拍卖的实际成交总额为3.24亿元,尽管较前一年有了不小的增长,但对比国内其他城市的拍卖业绩,差距依然很大。作为全国艺术品的拍卖重镇,北京去年共举办拍卖会2347场,总成交额高达341.6亿元——换言之,南京的拍卖业绩尚不及北京的百分之一。去年11月的嘉德秋拍,仅一个“大观书画夜场”的成交额便高达5.68亿元,“拍一场”便胜过南京的拍卖行“拍一年”。

即便是与国内拍卖领域的二线城市相比,南京的成绩单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杭州的西泠印社仅去年秋拍的成交额便超过7亿元,广州、济南等城市的艺术品拍卖业绩也把南京甩在了身后。

“开票难”导致买家流失

竞争力受损引发恶性循环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之所以“裹足不前”,一个老问题便是发票。

江苏九德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康告诉记者,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拍卖行在拍品成交后可以给买家开全额发票,而在江苏,拍卖行却只能给买家提供佣金发票。比如,某件拍品的落槌价是100万元,加上15%的佣金,总成交价为115万元。放在北京、上海,拍卖行可以给买家出具115万元的全额发票,同时只需按照所收的15%佣金缴税。按照江苏省的税收政策,拍卖行只能给买家提供15万元的佣金发票,如果开全额发票,就要按总成交价115万元缴税。

“拍卖行的实际获益是拍品成交后收取的佣金,如果按成交价全额缴税,很可能会赔本。很多客户买下艺术品后需要入账,如果拍卖行不能提供全额发票,就会流失很多买家。”王康表示,开不出全额发票会导致买家大量流失,拍卖行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受损,拍品征集也更加困难,而没有好拍品则难以吸引买家,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南京拍卖行的整体发展,“现在很多艺术品买家都是公司企业,为了方便入账,很多客户不愿在南京买东西,都是去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竞拍。”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已经有本土拍卖行酝酿去上海注册以解“发票之忧”,如果此举引来其他拍卖行跟风,无疑会对南京拍卖行业带来重创。

假画频出打击买家热情

拍卖行盼与家属合作共同打假

市场上屡屡出现赝品伪作,也是困扰南京拍场的一大顽疾。业内人士透露,新金陵画派和林散之的作品,是南京拍场的“假画重灾区”,这对拍卖行的信誉度和买家热情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我有个外地朋友,前些年买了不少新金陵画派的作品,后来找人一看几乎都是假画。吃过这次苍蝇,他发誓以后再也不碰这类作品。”王康透露,这几年,南京还有造假者专仿林散之的书法,粗略估计伪作有七八万张,其中不少都通过拍卖会卖掉了。新金陵画派和林散之的作品一直是南京拍场的“主打拍品”,但由于假画频出,一些藏家认为这个领域水太深不敢碰,一些名家的作品价格也因此出现回落。

王康曾参加过一次“海上画派”名家的作品拍卖会,当时,画家陆俨少、谢稚柳的后人从预展到拍卖一直在现场。“有了家属或后人把关,既可以避免假画流入拍场,也有助于提升拍卖行的信誉度,让买家买得放心。”他表示,希望南京画家的家属也能和拍卖公司合作,一起联手“打假”。

在王康看来,南京拍卖行不抱团,缺少自己的行业协会,也是制约南京艺术品拍卖发展的一个瓶颈。他建议,政府能牵头成立本地画廊与拍卖行的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之间相互监督制约,抵制造假售假,共同提升行业的信誉度。

判断书画家的真实市场行情有诀窍

拍卖公司老总揭秘书画假拍——

艺术市场相对红火,人们对一个个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格也关注起来,于是市场传闻特别多:某某艺术家的作品卖到了每平方尺2万元,某某艺术家的作品卖到了每平方尺10万元,某某艺术家的作品达到了每平方尺30万元……传闻有真有假,让初入收藏行的人们如坠云里雾里。

对此,江苏九德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康说,现在真正有行情的艺术家的相当一部分作品,还是通过拍卖行进行交易的,因此,关于一位艺术家作品的真实市场表现,拍卖行的成交记录还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但是,一些市场表现不佳的艺术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或者其背后的操作机构往往通过拍卖行“做价格”也就成了圈内公开的秘密。举例来说,某位艺术家将自己的一两张作品拿到一家拍卖行拍卖,然后派人参与举牌拍回去,一个拍卖价格就产生了。当然,这样操作也有成本,就是一张作品在拍卖公司一进一出,通常要支付拍卖公司共约20%的佣金。假如一张作品拍出的价格是100万元,那么付给拍卖行的佣金成本是20万元——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假拍”。当然,也有艺术家与拍卖公司商谈好其他利益分割形式,联手操作,艺术家可以节省部分假拍成本。

假拍的危害性是显见的,它使一个个艺术家作品的市场表现失真,干扰买方的判断,让买方不知如何下手。

王康就此建议藏家说,市场表现真好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拍卖行亮相往往具备分布广(在数家甚至数十家拍卖行同时出现)、张数多、成交量大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对于“做价格”的艺术家来说一般不具备。原因很简单,假拍毕竟也需要较高的资金成本,所以,不管是某一个艺术家,还是这个艺术家背后的操作机构,都不会频繁、大量地操作假拍,他们一般可能在一年内选择一两家或者几家拍卖行,各拍一两幅作品。

王康同时强调,这个观察方式不能绝对化,因为每个艺术家的作品上拍都有一个起步阶段,起步阶段的真拍也不会同时出现在太多的拍卖行,最初的成交量也会有限。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