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
第十六届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将于2014年3月6日至3月9日举行。在本届艺博会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将邀请国内的16家画廊共同打造“聚焦:中国”主题展单元,因此备受国内艺术界关注。
与大多数首次在亚洲外参展艺博会的画廊相比,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是个例外。从2012年开始郑林已经带领唐人第一次参加了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此前并没有中国画廊的进驻历史。对于国际艺博会中的艺术家推介方式、销售策略等,唐人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99艺术网在本届军械库艺术博览会开幕前对郑林进行了专访。
99艺术网:本次军械库艺博会唐人推介哪些艺术家?
郑林:我们这次主要是推王郁洋和徐渠,徐渠的作品比较多一点。当然我们也有另外两个比较资深的,学术价值比较高的艺术家,一个是颜磊,一个是王音,每人有一件作品参展。因为我们的展位大,一般的24平米或者是30平米,我们有60平米,所以整个布展考虑上要比较充分。
99艺术网:带的作品大概都是什么类型的呢?
郑林:有装置、有绘画。像徐渠的作品是装置和绘画结合在一起的,王郁洋的作品有装置也有绘画,王音和颜磊每人一件绘画作品。
99艺术网:能不能谈一谈唐人与这两位年轻艺术家的合作?
郑林:王郁洋的合作从2012年就开始逐步确立了,2012年的上海双年展主题展我们赞助支持了的王郁洋的作品《光,像羽毛一样从空中飘落》,后来这件作品被上海当代美术馆永久收藏了;再到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ON︱OFF群展,徐渠和王郁洋都是参展艺术家。2013年是比较有力度的一年,年初我们做了王郁洋的个展“划线者”,5月份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他的作品《决心》进入“艺聚空间”主题展,年底王郁洋的作品又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Positions”单元展出。今年1月份还受邀参加了德国慕尼黑的“UNPAINTED多媒体艺术博览会”,接下来也还有其他的项目。近两年我们一直在推动和运作王郁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的作品也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散发着魅力,我们跟他的配合还是很完美的。
去年我们与徐渠确立了合作关系,然后相继带他的作品参加了艺术北京、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等项目,其中艺术北京的展位是他的个人项目,相当于一个个展。另外今年徐渠的个人项目也进入2014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艺聚空间”主题展。三月份唐人还将举办徐渠的个展“瞬间”,将展现他的全新系列作品,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期间我们计划在VIP项目中召开他的新书发布会,所以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带他的作品去是最好的时机。
对年轻艺术家的运作一定是一环接一环的,否则就失去意义了。就像王郁洋从两年前走到今天是一样的,只有在好平台上的持续推动和曝光才是有效的。
99艺术网:两位艺术家作品现在的价格范围能否透露?
郑林:徐渠和王郁洋的作品都不贵,在30万到50万之间,绘画作品一般在10万-20万之间。他们的作品都是不愁销售的,在去军械库之前就已经有藏家预定了。
99艺术网:之前参加军械库的销售状况是怎样的?
郑林:刚开始情况并不好,因为原来从未有中国的画廊参加过军械库,欧美的机构与藏家对中国的当代艺术还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我们还是经历了一个过渡阶段。第一参展带了杨诘苍的一组装置作品区,两三百万的价格,当时有很多有兴趣的人但因为太贵买下来也不容易。经过这几年连续地参加,我们对军械库艺博会已经很熟悉了。比如今年我们以两个年轻艺术家和两个资深的艺术家的结构展出,这样形成不同价格作品间、装置和绘画间的完美搭配。在坚持学术立场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好的销售模式,让学术和商业达到很好的平衡。我觉得博览会第一是做自身品牌和艺术家的推广宣传,第二是作品的销售,第三是建立新的藏家系统和关系。
99艺术网:近两年是不是唐人参加国外艺博会的比例相对于国内艺博会较大?
郑林:国外的博览会比国内多很多,我们这几年参加的有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纽约军械库艺博会、纽约Frieze艺博会、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台北国际艺博会、西班牙马德里艺术博览会的艺术项目等等,另外也我们也支持唐人合作艺术家的一些博览会项目,例如去年何岸参展第44届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艺术无极限”单元,都是以国际化的、知名度高的和学术影响力大的为主。但是国内的也不会不参加,因为家门口的博览会还是要支持一下的,同时也很接地气。
99艺术网:近几年国内几个艺博会或停办或改变策略着重本土化,这种现状是否是促使画廊走出去的原因?
郑林:之前艺术北京和CIGE做的还是挺好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前两届也做的特别好,我们印象都很深刻。可能问题还是出在资源整合上吧,相对于相互竞争来说,一个地域的重要资源整合和专业人士运作还是更重要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能够有这么好的效果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内地没有一个特别强大的博览会。
99艺术网:2014年的艺术品一级市场趋势您怎么看待?
郑林:艺博会越来越偏学术化,大家对学术方向的选择,对艺术家发展趋势的关注会加强。与之相对,国内拍卖显得越来越商业化,有些偏离了学术定位与方向。当然有一些拍卖也在转向,去年苏富比秋拍就做的很成功。虽然依然有大牌艺术家,但也做了一个偏实验性艺术家的专题,汇聚了王音、王兴伟、贾蔼力等人的作品。即使价格卖得不高,但也变成了大家追捧的一个潮流。
我们画廊的重点也不放在拍卖上,像徐渠、王郁洋这样的年轻艺术家都没有出现在拍卖中,但是他们的作品仅靠展览已经获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