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艺术品春拍启幕 2014年艺术品往哪儿走?
0条评论 2014-02-28 09:31:59 来源:苏州新闻网 作者:余涛

马年艺术品春拍启幕 2014年艺术品往哪儿走?

马年艺术品春拍启幕 2014年艺术品往哪儿走?

随着报纸上各家拍卖公司的广告逐渐出现,苏州2014年的春拍已经拉开了序幕。

2013年以来,国内的艺术品收藏逐渐回暖。2014年的春拍很可能将会为一年的市场定下基调。如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市场周期,在这个周期中,2014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从2011年下半年规模收缩,市场进入新一轮的调整以后,经过2012年的沉寂和2013年市场信心的聚拢和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放大,2014年市场如何走,基本的趋势是什么,可以说是业界、投资界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2014年,我们迎来的是真胖还是浮肿?

A

业态构成正在改变

苏城2013拍卖市场总体平淡,但大小拍卖数量还在增加,年底重磅事件是含德精舍购入江苏爱涛拍卖,并举办在苏首场拍卖会,拍卖图录的包装堪称国内一流。2013年艺术品市场整体平稳,“不温不火”取代了之前的“爆热爆冷”,国内拍卖行纷纷调整战略。这是一个平稳的时代,也是一个波涛汹涌的时代,影响力即生存之本,赔本也要赚口碑,树立品牌成了各家拍卖行首要考虑的问题。爱涛的加入以及首场颇具影响力的拍卖,让苏州拍卖整体实力更强。目前苏州艺术品拍卖具备一级资质的已有东方、吴门、爱涛三家,加上文物商店、景宏等,每年春秋两季的拍卖已经煞是热闹。另外,物华、收藏家协会等每月不断的小拍也是藏友淘宝的机会。总之,苏城2013年的拍卖业,平淡之中还是制造了些浪漫,如果好好经营,或许苏州有望成为长三角地区艺术品拍卖又一个新的重镇。

苏城拍卖界人士分析,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的总规模已达到3800亿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包括私下洽购突破700亿。这是2013年市场发展的情况。根据预测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规模最少会以15%—20%的速度进一步提升,增长的速度也在提升。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成交额稳中增长,其规模会在2013年3800亿的基础上,不断上升,并可能在2014年突破4200亿。拍卖业基本上也是不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说艺术品拍卖市场总的交易规模,包括私下洽购,2014年可能会突破800亿。从中可以发现,与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体规模的增长相比较,中国艺术品市场传统的交易方式在总成交额中所占比重在下降,从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的总规模来看,它占的份额在不断下降。

除了私下交易依然长盛不衰以外,中国艺术品市场新的交易方式及其平台,比如说新的资产配置平台、新的电商交易平台和交易方式的崛起,正在改变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结构的构成和业态结构。

B

书画瓷杂油画加速调整

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全年总成交额为64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增加16.46%。其中,2013年秋拍(8至12月)成交总额为333.08亿元人民币,比春拍成交额略高。

根据统计,中国书画板块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总成交额为177.71亿元,同比增长24.99%,占2013年秋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的53.35%,同比上升5.06%。这主要归功于港澳台地区对这一板块的推动作用。

瓷杂市场总成交额为81.05亿元人民币,总成交额与市场份额均略有缩水,分别同比降低0.69%和3.39%,显示了其内部盘整的延续。

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总成交额为36.53亿元,同比增长达49.71%。但由于市场整体规模扩大,该板块市场份额并未有显著增加,为10.97%,同比增长2.68%。

业内人士称,整体而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模重回增长的发展态势,三大板块所占整个市场的份额各有变化,显示出各自不同的内部变化与调整幅度,市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已经更加清晰。

C

礼品市场转向投资市场

拍好东西送礼,这在原来的苏城拍卖市场是个普通的事情。但是现在,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少,更多人的眼光放在了投资上。一位常年关注艺术品拍卖的苏州收藏家告诉记者,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结构将会发生一些比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礼品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结构,正在向投资市场为主体的投资结构转型,投资市场的规模不断上升,市场更加理性。因为长期看资本是非常理性的力量,它追求与推动市场的价值发现形式和平台建设。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价值发现平台的建构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与市场发展的重要热点。

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新资金的进入使市场的动因更加多元与敏感,从而变得更具不确定性。

2013年,大的机构和资本正在进入艺术品市场,这是我们看到的机构层面。实际上从大的经济环境来说,无论从世界还是国内,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艺术品资产优异表现对资金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资金可能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中来。

同时可以预期,中国的财富人群会越来越多地把艺术品资产作为一种财富配置的工具,会用于理财和财富管理的过程中。这一方面是国际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中国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而进入消费结构的调整;第三个方面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进程与市场周期的推动;再就是政策预期的影响。因为,中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预期,那就是不动产登记条例会在2014年上半年推出,并且落地实施。而这些趋势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D

波动难以避免

艺术市场是受宏观经济影响非常显著的市场,历史上每一次经济震动和金融风暴均对艺术市场的短期行情造成直接打击,同时在经济繁荣、资金充裕的时期,艺术市场往往欣欣向荣。这在2013年亦有体现。2013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一样处于结构化调整的阶段。资源的短缺是目前市场发展最主要的瓶颈,因为这是一个并不缺乏资金的市场。艺术品市场需要新的增长点,而在古代和近现代艺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个增长点只能来源于当代艺术。所以,未来艺术品市场是一个高端艺术珍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和当代艺术家资源被不断挖掘两者并存的市场。

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依然沿着平稳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进。理由是2013年的交易规模比2012年略有上升,依然有越来越多的新买家入市。无论对于机构,还是个人,艺术品的财富效应,艺术品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弱相关性乃至负相关性而形成的投资互补效应,都使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理念越来越为财富人群所接受。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收藏行为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教育、乃至于文化追求发挥更大的功能和效益,而不是局限于艺术品投资保值的金融工具上。因此,在今后的数年中,随着文化产业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及大量企业博物馆的建立,另一波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值得期待。

不过,2014年艺术品交易平均价格会大体持平,乃至略有回调。这一方面是由于下一波新人新作的入市,会拉低平均价格;另一方面新晋收藏家的入市也必然会从低价格、原始股为切入点。

E

信心回归热点多元

常熟一位收藏家周先生告诉记者,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14年的信心回归速度或者是脚步在加快。但是艺术品市场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它需要一个过程,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市场信心的回归与市场避险情绪并存; 市场热点的聚焦与多元化并存。这两大趋向使艺术品市场的调整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它可能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进行博弈。

首先,具体表现在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经典艺术家的典范之作,也就是说市场流通比较好的一些艺术品,其价格上升空间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而一些市场流通性差一些的艺术品,整个价格的提升比较缓慢。从2013年初书画板块的拍卖中可以看出,古代书画表现比较抢眼,近现代书画冷热不均,特别是一些价值开发过度的名家作品,都没有拍出预期价格,甚至出现了比较多的流拍现象,这是避险情绪在信心回归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在2014年,这一趋势会进一步延续。

其次,是热点聚焦与多元化并存,就是说市场信心在回归的时候,既形成了非常多的市场热点,市场热点又有明显的聚焦。最突出的就表现在书画板块,书画板块在2013年的拍卖市场中,已经占到了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将近一半,说明市场热点对书画板块的聚焦度在提升,书画板块在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地位得到了强化。但同时,市场热点又分布在各个板块里面,也就是说各个板块都有一些热点,热点的多元化也是一个新的趋势。比如说在陶瓷、杂项、古籍善本,包括当代艺术等板块,都有一些可圈可点的热点,这些热点多元化的发展,与市场的信心聚集与避险情绪的发展有很大关联。在2014年,这一趋势会进一步深化发展。

F

艺术品金融 有望深化

现在,艺术金融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苏城相关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的参与从理论上来说有益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但也有让人担忧艺术品市场的传统收藏性是否将“变味”。

原本,艺术基金、信托在2007年到2011年曾是金融参与艺术的主要方式,但从2012年下半年骤然减少。以书画为代表的艺术品行情,经过2010年和2011年高速增长以后,2012年乃至2013年进入了理性回落的时期。一般理财产品的期限都是2~3年,随着进入大量兑付的高峰期和艺术品市场的回落,较大的兑付压力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随后,监管机构以窗口指导的方式,不鼓励艺术品为标的的理财产品进行发售。

其实,在欧美成熟市场,真正的艺术银行是以艺术品为存贷抵押物的;银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有权依照协议内容以收藏品折价或变卖的现金优先得到清偿。在此基础上,再衍生出各种形式的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保险、艺术品信托等。

然而,由于国内艺术品市场监管及鉴定双重缺失,使得银行一直“恐于”直接涉水艺术品领域。于是,除了销售包装过的艺术品基金、信托、理财产品之外,经手贵金属、邮币卡、酒类收藏等业务也成了银行沾光艺术品的另一种途径。

应该说,艺术品金融化是趋势所在。客户从拍卖行买来东西,把艺术品抵押给银行,由银行给予抵押人贷款额度,意味着将有更多资金注入艺术品市场。另一方面,银行出售艺术品投资的理财产品,由高端客户投资,这类理财产品,最终的收入也来自将艺术品拍卖后的收入。

如此一来,借助信托、理财产品、基金这类金融工具,可以把艺术品变成一种投资标的,吸收一部分游资,而不总是投机房地产,或是炒作贵金属。

还有人更提出,由于优秀艺术品本身是不错的资产,银行也可以通过拍卖等渠道买入有价值的艺术品,这不仅提高了银行的文化品位、社会影响,且对资产的多元化增值有裨益,并可对一些优质私人银行客户试行艺术品融资业务。

不过,这一切无疑都要建立在银行成熟、合理的参与机制上。在解决监管缺失、鉴定缺失等问题之前,通过基础的仓储、保险等服务来建立客户关系,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靠谱方式。像之前那样杀入艺术品市场分一杯羹的做法,总还是不能长久的。

G

艺术品资产化进程加快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私人银行部的一位投资专家告诉记者,中国艺术品市场沿着由雅玩到商品化、到资产化、到金融化、到证券化的脉络在发展,这既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内在发展规律。在此过程中,资产化进程可能会在2014年得到进一步深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机构、企业等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据统计,2013年有机构或企业的400亿—500亿资金已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

同时,正规金融机构不断介入到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的过程中,也会成为2014年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此外,一批艺术品资产化的平台在不断地实验与发展过程中,并为社会提供服务,比如说一些文交所、交易中心,包括一些金融机构推出的资产化的配置平台等,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资产配置的业态,这些在2014年可能会越来越多地看到。

H

市场趋向国际化

在平稳发展的行情影响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去年也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多位苏城专业收藏家分析认为,国际化的第一个表现是国外拍卖行走进来。在西方艺术和当代艺术两大门类中,境外拍卖行无疑占有资源优势。而境外拍卖行进入带来四方面的国际化。

首先是艺术品层次上的国际化,现在中国很多艺术品通过展览、贸易等各种方式正在走向世界各地,走向世界艺术品市场。同时中国的收藏家和中国的一些机构、企业越来越多地消费世界优秀的艺术品。其次是艺术机构在不断地走国际化的路子。中国一些大的拍卖机构,一些大的画廊纷纷走向海外,同时国际上一些大的拍卖机构都在国内设立了分支机构。第三是中国的艺术家和世界艺术家的互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趋势。第四是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这种业态,或者国际化发展的平台正在突破已有的障碍或者瓶颈,市场正在往一体化的趋势发展。

中国艺术市场国际化的另一个表现为中国重要藏家走出去,跨境交易和跨境买卖既包括中国传统产品,也包括西方的经典艺术品和当代艺术,这与人民币支付能力的国际化、中国企业国际化,以及人们的境外旅游、学习、乃至移民等大幅度上升,都是平行的现象。

苏州一家投资分析公司的总经理从先生告诉记者,2013年艺术品投资者的收藏观点和收藏品味也在转型。目前的收藏观念已经从2010年和2011年的盲目进入,变得更加理性和平稳,不再是对艺术品“暴利”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和个人开始重视藏品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及对建构企业品牌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和个人把收藏规划建立在构建企业或私人博物馆、美术馆的基础上。由于近现代书画及当代艺术市场价格已严重透支,大多数藏家都致力于寻找下一波的收藏风格:更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的新探索、新风格。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