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不在庙堂之上
在我们的印象中,艺术品都是高高在上的,它们存在于美术馆里、博物馆里,甚至高尚住宅的会客厅里。生活空间决定艺术品形式,也许我们在选择住所上并无太多的选项,而对艺术、生活中美的享受仍然是需要选项的。在西方,艺术品市场一般是双管齐下的:一是通过画廊、拍卖会等向外销售原创作品;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各种艺术商店对外销售艺术衍生品。据了解,前者针对稀有高端人群的收藏需要,后者则使艺术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对艺术的追求和欣赏并不会止步。
“买得起的艺术”,这句口号从2006年就开始引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艺术衍生品便是其中的重要类型。相对于原创艺术作品动辄上万的价位,艺术衍生品的价位是能够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的。事实上,各大正规美术馆的艺术品商店早已存在,但很多时候只是一样随意的附属品,被视为“纪念品店”。在中国,艺术衍生品庞大的市场潜力则依然没有找到突破方向。随着大众对艺术品味的提高,当代艺术的衍生品也得到了些许青睐,从798的艺术商店到各艺术机构的衍生品都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亮点。
“怪猫”引领新趋势
2013年11月,一群“怪猫”在广东省博物馆艺外当代空间和正佳广场Hi百货HiCafe同期为别开生面的画展——《陈天:蓝色的眼》拉开序幕,与此同时,展览中的艺术衍生品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这些又萌又怪异的猫画像们是由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任教的艺术家陈天,在旅日求学阶段创造的。由于这种艺术形象受到了广泛关注,策展方维斯比艺术与陈天合作,以画作配合艺术衍生品的方式,让观者全方位、近距离地接触艺术。
这些艺术衍生品一方面涵盖了从180-800元不等的原画作复制品,另一方面还包括借画之元素制作的“萌”态十足的抱枕、坐垫和手袋等家居用品。据维斯比艺术策展人朱星海介绍,除了在正佳广场Hi百货等线下渠道销售外,这些艺术衍生品已经先后进入亚马逊、苏宁易购、天猫、淘宝等电商渠道,未来将致力于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推动艺术衍生品的健康化电商发展。
也许会有人对艺术家如何看待作品商业化有疑问,陈天则表示,艺术家要创造新的视觉经验而不是重复自己。“创作是画家自己的事,跟商业无关,而当你的作品有进入市场的需求了,那才涉及到商业领域。其实每个画家都想获得社会的认可,有很好的影响力,劳动成果获得最大化回报。但是传统艺术市场按尺寸大小计算。现在中国很多知名画家,很多机构和个人都需要他画所谓有代表性画风的作品。”与之相背的,国外的一些大家每年出产量很有限,那是因为他们把更多精力用在创造上。“艺术家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创造性。”陈天补充道。
在70后、80后这些买家群体开始进入市场买画后,他们或许在目前阶段没太多投入和闲钱,可能买画仅仅是满足空间的需要,而不是投资升值。且这批人和主流买家50至60年代的收藏者有不一样的审美。朱星海表示,“我们希望画和空间发生关系,希望画买回去是被挂在家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放在仓库里或寄存在拍卖行等待升值,所以我们选在一米左右的小幅作品,并以此为蓝本做衍生品。”而艺术衍生品,也许正是能够令艺术家和艺术品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的方向。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