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博物馆镇馆之宝对比·青铜尊
0条评论
2014-03-07 11:27:30 来源:99艺术网收藏频道 作者:张长收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青铜方尊,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此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四羊方尊被认为是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这件器物被认为是传统泥范法铸制的巅峰之作,由于这件杰作达到的水平令人难以置信,一度被误以为采取了新的铸造工艺。
商代双羊尊(大英博物馆藏)
双羊尊,商代晚期青铜器,通高45厘米,筒形口,腹为双羊前躯相背状。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现藏大英博物馆。
羊尊的两只羊各探向一方,羊角弯曲,羊背相连托起尊筒,双羊共用四脚,展现出写实又浪漫的艺术风格。双羊神情安闲,显出一副静穆庄重的气概,以羊作器是商人祈福心理的反映,“羊”字就是“祥”字,“吉羊”也就是“吉祥”。因此把羊作为吉祥之物予以崇尚。
双羊尊是大英博物馆中国厅里一件特别引人注目的商代青铜器。这件青铜器的形状为两只背对背联结为一体的公羊,四只羊腿被巧妙地用作支撑,羊背上驮着的圆柱体则是器皿的口。两只羊都长着弯曲的羊角,眼睛、嘴巴和胡子也被塑造得惟妙惟肖,柔和素雅的铜绿、四平八稳的对称、纷繁复杂的纹饰和厚重拙朴的质感赋予双羊尊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魅力,令观者陶醉不已、沉迷其中。
【相关资讯】
编辑:张长收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