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A总监刘栗溧谈展览“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15年”
0条评论 2014-03-10 10:25:59 来源:artspy艺术眼 作者:宋文铮

刘栗溧

刘栗溧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将于2014年4月26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15年”大型展览。届时在一千多平米的展厅内,将呈现19位获奖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同时以档案室和60余米的多媒体互动墙的形式展示CCAA的文献整理。展览从4月展至7月,同期举办一系列的论坛、讲座活动,之后还将计划在国内其他地区进行巡展。

过去CCAA曾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外滩18号、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过三次群展。这次展览以批评家及策展人栗宪庭、CCAA 总监刘栗溧、策展人李振华、M+视觉文化博物馆行政总监李立伟(Lars Nittve)组成的策展小组共同策划,试图以点带面的文献梳理方式考察十五年间中国当代艺术的动态及该奖项自1998年起,对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间交流起到的桥梁作用,并发起对奖项机制和运作方式的讨论。

记者:CCAA走过了十五年,每一个新的时间节点都多少有着继往开来的意味,即将开幕的这场大型展览对CCAA过去和今后意味着什么?

刘栗溧:在十五年中,CCAA走过的历程和中国当代艺术本身是一个共同的历程。我们也是从一个年轻的奖项一点点成熟机制,不断引入国际评委,增加奖项,到成熟阶段。当代艺术本身是一个西方的东西,中国当代艺术把它赋予了中国。从艺术本身的中国化来说,它从最开始像一个混血儿,到你可以看到十五年中,中国当代艺术逐渐地本土化,和文化的连接落地。中国当代艺术奖也是这样,逐渐地向中国落地。所以在去年我们落地在了北京,这个十五年展就是对过去一段从建立,混血一直到跟本土连接落地的一个总结。总结它也是为了再去展望未来。

记者:给获奖艺术家做展览会不会变成CCAA今后的常态?

刘栗溧:这是CCAA第四次做展览,我们还是不想像其他奖项一样每年都做展览。因为首先我们是一个两年的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艺术家或每两年评选一次评论家。可能每两次评选再举办一次展览,大概是五六年的时间段,这样会呈现出一个比较集中的,阶段性的变化。一两年内变化不是那么的明显。

记者:在评奖,为艺术家做展览,办论坛之外,CCAA可曾考虑过增加一些长久、持续的资助方式?

刘栗溧:资助我觉得并不一定是在金钱方面,实际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关注他的发展上。CCAA对已经获奖的艺术家上考虑的是怎么再帮他扩大影响力,关注他是一个认识他的过程,重要的是他的未来。所谓鼓励,也是鼓励他以这种态度继续创作。

记者:这次展览采用了四位策展人共同策展的模式,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次展览的策展思路。

刘栗溧:策展思路是跟着目的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CCAA十五年的工作,包括评奖机制等,敞开给大众来了解我们。另一个目的是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去看中国当代艺术。我们想让这个展览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跟大众连接,让它的展览方式是更活跃的和互动的。

在作品的展示上则区别于一般的群展,脉络可能是以时间的,也可以是以艺术家个人发展方向的,最终我们是采取一个发散的,树状的自由发展为脉络。

记者:展览是将重点放在梳理艺术家的过去创作上,还是更关注他们的最新动向?

刘栗溧:回顾他当年获奖时创作的作品很重要。看当时他是以哪些作品在那个特定时期获奖的,之后又是怎样发展的都非常重要。但也不是单一的以时间分隔展厅,你会发现艺术家在不同时期作品的关系,与旁边其他艺术家的关系,与文献的关系。更多的是让观者不是以物理的布展观看,而是你自己去发现的过程。

记者:在去年的CCAA评论奖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得知CCAA正在建立艺术奖文献库和艺术沙龙,目前它们的进展如何?

刘栗溧:去年成立后,文献库还处于文献收集整理阶段。由于这个展览,我们正在加快它的电子化进程。

伴随着今年上半年这个大型展览,我们也会举办艺术沙龙和研讨会。首先就是要讨论中国现存的所有当代艺术奖的状况,包括大家不同的评奖机制和意义。因为从CCAA的角度讲,我们建立的时候中国没有任何奖项,大家也不知道什么是艺术奖。奖项越多越好,大家都建立起自己的合理机制,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给艺术家、评论家提供不同的帮助。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