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独家】"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闪耀纽约
0条评论 2014-03-14 14:51:37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小水

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第一单元

“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新兴经济体下的中国艺术市场”

在论坛致辞中,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指出,“以拍卖为先行的艺术市场正在迎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艺术市场真正的全球化不仅表现在跨地区的业务经营,更需要我们把诸多不同的观念和思想调节在一起,共同解决国际业务操作的不适应、不对等、不协调。”关于艺术市场全球化的真正实现,她表示,“第一,需要国际各界相互真诚理解、支持、推动及广泛参与;第二,需要加强国际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提供资源配置合理化共享;第三,建立国际广泛参与的市场平台,形成共同的意志和声音。”

本届高峰论坛第一单元的主题围绕“新兴经济体下的中国艺术市场”展开,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主任王雁南主持,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顾问孙秋霞、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馆长招颖思、北京画廊协会会长程昕东、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为本单元研讨嘉宾,王雁南先指出中国艺术市场在2003年开始惊人的成长,中国艺术品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引起国际艺术市场上很大关注,之后孙秋霞从中国艺术市场成长的国内外背景和因素展开了发言,她认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艺术市场反而进入快速成长期,经济的发展、收藏队伍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在中国文化政策影响下,中国艺术市场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态势。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文化发展,去年建立了国家文化艺术基金,文化产业政策文件即将出台,对行业给予非常大的信心,但问题仍存在:政府关注宏观政策、财政及税收政策,然而政府的“手”太长对市场有干扰,应将权利放给市场;中国艺术市场中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倒挂、原创能力不足、存在假拍等侵害消费者权利,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办法和手段解决问题。”

招颖思则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市场的国际地位,她表示,“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达到了令人惊奇的程度,在北京有200多家拍卖行,这样的规模从欧美来看是前所未有的。”接着她简要回顾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并认为除了市场之外,博物馆在中国艺术的推广和发展上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刘尚勇则从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业态分析,他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业态是一个结构清晰的多级市场,近20年以来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为引领市场的先锋,画廊、博览会、拍卖都起着促进作用。整个艺术市场里需求多元化,很多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如与艺术消费联系紧密的网上艺术品交易,他认为艺术消费将成为趋势。

至于画廊在市场中的角色,程昕东指出在90年代,中国只有三家国外来的留学生开的画廊,却有着几百上千家画店,画店只是简单的交易平台,而画廊超越了这种平台,扮演着文化传播的角色。西方艺术市场中画廊、拍卖行旗鼓相当,各占市场份额50%,而在中国本土的特点则是一、二级市场倒挂,一级市场变得越来越薄弱,只有中国艺术市场整体生态更健康、更稳定,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才有生存及发展的可能性。

董国强从国外巨头拍卖行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影响方面谈了各区域市场的互动关系问题,他表示,苏富比和佳士得的进入可以让更多投资收藏艺术品的人参与到市场中,国际拍卖行先进的经验及规范也对国内拍卖行有所帮助。但他确信,中国艺术品本土拍卖企业有很多的优势,因为中国艺术品跟一般商品的消费是不一样的,“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是自觉的”。

编辑:颜媛媛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