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门将于3月26日呈献群展《精神如山》
0条评论 2014-03-20 16:35:1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张伟(b.1968), 《山峰No.10》 (2006), 青铜

张伟(b.1968),《山峰No.10》(2006),青铜 37x44x36cm

艺术门荣幸呈献群展《精神如山》,此次群展的作品以自然山川之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韵为创作主旨,探寻当代中国的精神及人文价值。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王春辰将担任此次展览的策展工作。展览将展出七位出生于一九四二年至一 ;九 六八年之间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二十五件精彩之作,包括徐冰、夏小万、苏新平、姬子、王璜生、蓝正辉和张伟。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寄情于自身的东方传统文化进行创作。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痴迷于自然山川之景,而山川也成了他们寄寓情思的载体,借以表达雄浑豪迈的精神。受邀的艺术家们将这种寄情山水的传统情怀融入他们的装置作品、雕塑、水墨画以及油画作品。一些作品将山川之景自? 82;? 6;现,而另一些则对其本质进行抽象的表征。

此次展览的亮点包括徐冰作品《芥子园山水卷》(2010),作品长约5.5米,曾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展出。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徐冰从17世纪的一本中国著名画谱《芥子园画传》中攫取灵感。他将画中典型的图像如树叶、山、石等以及它们对应的指导性文字重组成一副全新的山水画卷。新景山水&# 20877; 7425;被制成雕版,然后套印在宣纸上。“临摹”是中国山水画的研习方法,然而徐冰对“临摹”这一概念的颠覆性的创作也反映中国的社会现状。

夏小万的装置作品《山水?太湖石》(2007) 用18片6毫米厚的玻璃 “重构”成一尊立体的文人石(又被称作为灵石),这件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让观众领略到自然的美景与神韵。装置的独特性手法也得以让观众在不同的空间欣赏、玩味作品所呈现出的不同姿态。

留学于前苏联(俄罗斯)的雕塑家张伟此次将在香港首次展出他的六件铸铜雕塑,作品以气势恢宏的群山为题材,象征着雄壮豪迈的中国精气神。

苏新平的油画作品来自于他的《灰色》及《风景》系列,作品颇带讽刺却又暗含超现实的模糊性。无尽的荒原景象折射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萧瑟与危机,也是艺术家向往故乡草原、心倾自然的自我观照。

姬子、王璜生和蓝正辉以水墨为载体创作了诸多作品。此次为姬子先生在香港的首展,他的山水画色彩润泽笔触恣肆,通过墨色的层层晕染皴擦来表现时空的纵横交错。姬子不拘泥于现实的山川之景而追求自然的永恒性与实质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的《游?象》系列 ;作 品中恣意游走的水墨线条呈现出艺术家的沉思轨迹及心象。蓝正辉将浓重大胆的笔触抽象为对力量的感知及精神世界的描绘,观众可从他超过6米长的画卷中窥见一斑。

策展人王春辰如是说道:“中国的精神就是如山般持久、恒定、孕育着不屈不挠的毅力和生命力,如果不是有这样的魅力和价值,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艺术家以自然山川为对象、投入几十年的精力去创造艺术。”

此次展览展至2014年5月9日。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