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时光——陈金庆雕塑作品
0条评论 2014-03-21 17:09:3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菩提》系列之二  Buddhi series NO.2

《菩提》系列之二  Buddhi series NO.2

凝固与流动

在一系列和“时光”有关的作品中同样彰显了生命的流动与永恒。时光中最难忘怀的纯真,要对抗现实中的时间流动,自然形成了生活激流中的矛盾,同时也暗示了创作者在创作瓶颈中的思考。恬淡轻松的《憩》、无忧无虑的《树上的风景》、苦闷忧思的《华年》、绮丽温婉的《一帘幽梦》和《追忆似水年华》……这些作品仿佛早已将时光遗忘,而是定格在遥远的童年,那些拾掇于田埂间的玲珑笑语,正是对真与美的质朴理解。在创作者的世界中,美不是光怪陆离的世界中那些涂脂抹粉的装饰之美,而是毫不掩饰的天然之美,他的创作对象,通常是衣裳褴褛的儿童,尽管物质条件不佳,然而精神上却十分富足健康。而这些都是对现状无形的批判。在一个物欲纵横、奢享无度的年代,不依恃于物质的快乐成了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一件事。所以,创作者仿佛久久徜徉于记忆中的年代,在时光中沉醉了许久,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些许失望与不满。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创作者表达了让时间凝固的渴望,而这和现实中的时间流动构成了一种张力,这种不平衡的能量开始促成创作者朝一个新的方向行进。

“半我”之境与理想的成熟

《苹果和苹果树》是一颗大苹果上衍生出枝条,上面还挂着两颗小苹果;《摇篮曲》中既像豆子又具有婴儿形态的宝宝;《小王子》中的苹果“星球”上,襁褓中的小王子酣然入眠。这一组作品采用象征、嫁接、譬喻等方式,对现实进行解读,并透露出对梦想的坚持。

这一系列的作品,渐渐地脱离了自我张扬的展示,增加了自然元素,形成一种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自我”到“半我”,暗示了创作者日趋成熟,理想也逐渐树立起来。

苹果也许象征着幸福之果。它是青翠的,饱满的,如同未熟透的土壤,然而在大苹果之上还有两颗小小的、红彤彤的苹果,仿佛预示着微弱的希望,又是必然会实现的愿望。

小王子的星球是那么的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苹果。他在上面依然安守一份澹泊恬谧和一份纯洁明澈。即便物欲洪流席卷着整个世界,仍然有这样一份安静的小星球,如幸福的青莲安静地绽放。创作者的艺术理想也一如这般,在狭窄的空间里挣扎,并试图开拓出一番更广、更完美的天地。

这些作品已经不再局限于之前的那些模式,开始朝一个较为抽象、物化的风格前进。

蜕变与沉淀

2011年后的作品,很明显有不少新生生命的影子。原来瘦小的男孩,如今已经被丰满圆润的造型所替代。原来是树林田间的生活内容作为题材,如今已被略带象征意义和批判意义的表现所取代。《为人民服务》中被沉重的书包拖曳着行走的小男孩,既表现出历史的沉重感,又具有现实的批判意义,同时也是对个性主义的张扬。“为人民服务”是一句流行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口语,也象征着个人臣服于集体利益的意识形态,被灌输给幼小的孩子们,孩子们背着沉重的包袱表情尴尬。与之相对应的,是对个性、自我的肯定。

略带沉思的《安安》,脸上的表情生动微妙,有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感。充满童稚之乐的《大丰收》,用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方式来收藏上天的赐予。

这个时期的作品,造型更加生动,细节也更有表现力,创作者在顺利完成蜕变之后,呈现一种温厚内敛的平和心境,如同激流慢慢地汇入平原,开始享受游刃有余的旅程,以及两岸开阔的视野。

总之,陈金庆的雕塑作品,正是他精神成长的昭示,更是其生命河流的标志。在时光之流的砥砺下,一切梦幻的、脆弱的、虚伪的渣滓都会灰飞烟灭,只有真善美才能永恒留存。在严酷的世界中寻找一丝温暖、一丝不灭的光亮、一缕深情的目光,还原生命最本真的爱,是真正的艺术家永恒的梦想。艺术,就是在流逝的时光中,锤炼不变的爱、永恒的真,并让真正的生命,抵御外界一切的侵蚀。而陈金庆通过其雕塑作品,试图在内在成长和严酷环境的踌躇中,寻找一条通往真实心灵的幽径,并在其中铸造爱的理想和梦的天堂,那么,唯有厚重的现实,和生命本身的锤炼,才能让他在未来的艺术追求当中,焕发出更鲜明的艺术表达,让有意义的时光,如同琥珀中的记忆,凝固在作品的灵魂中。

【编辑:谈玉梅】

编辑:admin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