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及现代艺术
巴布罗·毕卡索(1881-1973)《女人头像》
签名、日期及编号:Picasso(右上);5.12.64.VII(背面)
油彩画布55.2x45.9厘米(21x18英寸)1964年12月5日作
估价:人民币9,000,000-15,000,000美元1,500,000-2,500,000
ThePicassoProject编《Picasso'sPaintings,Watercolors,DrawingsandSculpture:TheSixtiesII,1964-1967》,三藩市,2002年出版,第102页编号64-305(插图)。
作于1964年的《女人头像》是毕卡索1960年代典型的即兴创作作品。该作风格洒脱,笔触充满精力。毕卡索巧妙地利用留白的画布、简单的构图元素、俐落的线条,以及色彩鲜明的粉红色、绿色和黄色,把画中人物生动地表现出来,充分地体现出了画家的创作天赋。
《女人头像》中的模特是毕卡索的第二任妻子贾桂琳·罗格。贾桂琳迷人的轮廓令毕卡索着迷,在1960年代,毕卡索兴致勃勃地创作了一系列以她为主题的作品。在毕卡索晚年的作品中,她的重复出现别具意义.“这些年来毕卡索所画的女人只有贾桂琳一个,她的身影在毕卡索笔下重复出现,证明他是多么深爱着这个女人。”(伯纳德着《毕卡索晚年》;1988年伦敦泰特美术馆展览图册第78页)。在这幅画中,毕卡索专注于描绘贾桂琳的面孔,面孔中央的线条描绘她笔直优雅的鼻子,黑色和黄色颜色块勾画出她的轮廓及波浪发型。这一幅画既赞美贾桂琳在毕卡索心中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代表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1964年12月5日,毕卡索创作了《女人头像》。在同一天内,他完成了其他七个相关系列的肖像画(C.Zervos编;第24卷;编号299-303、306及305,根据创作顺序排列)该系列包括了一些留着短而粗硬胡须男性的头像,《女人头像》展现的则是温柔典雅的女性,与同系列其他作品产生强烈对比。该系列作品展现出毕卡索丰富的创作力,与其轻松活泼的创作风格。这幅画甚有可能是对1954年去世的马蒂斯致敬。毕卡索的好友和竞争物件马蒂斯曾画过一幅著名的人物画《绿线》,画中的人物是马蒂斯的夫人爱梅里。画中,马蒂斯大胆地运用绿色阴影以突出画中女性的轮廓。这种风格在毕卡索的《女人头像》同样可以看到。画家用了寥寥数笔,以类似书法的笔触,把典雅的女性头像呈现出来。
马克·夏卡尔(1887-1985)《奉献予画家》
签名:ChgallMarc(左下)签名:MarcChagall(背面)
油彩画布91.7x64.5厘米(36x25英寸)1983年作
估价:人民币7,000,000-10,000,000美元1,200,000-1,800,000
《奉献予画家》呈现了夏卡尔欢乐轻松的世界观。多年来,夏卡尔树立了独特创作风格,他把回忆、梦境以及如诗一般的图案带到他的作品中。画中还可以看见夏卡尔脑海中的人物和图案相继在画布上出现。在此作中,可以看见画家正在描绘一些花草;心中的女神出现在他身旁,引导和保护艺术家的创作情感;村庄的小茅屋是夏卡尔记忆里故乡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的景色。夏卡尔通过这幅画,歌颂艺术,唤起内心的记忆,创造美好的新世界。
夏卡尔被视为巴黎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夏卡尔生于白俄罗斯,和二十世纪初许多艺术家一样,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和艺术界的认同来到了当时的文化之都巴黎。他在法国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许多知名艺术家如毕卡索都是他的好朋友。夏卡尔说过:“我厌恶俄罗斯和中欧的颜色,那些色彩仿佛曾被人踩在脚下。苏蒂纳和我,还有我们这一群画家,都因为这个原因而来到巴黎。我刚到巴黎的时候用色很深沉,像梵古笔下的土豆色一般。然而,是巴黎带给了我是光鲜明亮的色彩”(特树华编《夏卡尔1887年至1985年》;科隆;1998年出版,第206页)。此作的空间被强烈的色块而划分,图案及符号点缀着黄色和红色的背景,似乎要把现实生活和他笔下创作的艺术世界分隔开来。
夏卡尔受公认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奉献予画家》作于1983年,当时夏卡尔的作品在艺术界备受肯定和尊重。1984年,巴黎国家现代艺术馆举行了一个夏卡尔重要纸本作品的回顾展。同年,玛格基金会在圣保罗德旺斯为他举行了一个重要作品回顾展。1985年,伦敦英国皇家学院也举办了大型夏卡尔的回顾展,该展览其后巡回至美国费城艺术馆,肯定了夏卡尔在国际艺术界的地位。
法兰诗瓦·吉洛(1921年生)《生生不息的森林》
签名与日期F.GilotNov.1977.(右下);题识LivingForest(画架)
油彩画布130x81厘米(51x31英寸)1977年作
估价:人民币130,000-190,000美元20,000-30,000
法兰诗瓦·吉洛自幼立志成为画家。吉洛出生于巴黎,其父从商,母亲是水彩画家。吉洛在上法学院的时候瞒着家人学习美术。在第二次大战期间,21岁的吉洛已是备受瞩目的巴黎派画家。1943年春,毕卡索在咖啡室遇见了吉洛并深深被她吸引,当时的毕卡索已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吉洛与毕卡索一起生活了十年,为毕卡索诞下了儿子克劳德和女儿帕洛玛。因为与毕卡索生活,而能够结识大批的现代画大师包括夏卡尔、巴拉克、马蒂斯等人。现在在纽约生活的吉洛最近获法国政府授予法国最高荣誉“国家荣誉军团勋位”。
贝尔纳·布菲(1928-1999)《两个小丑(萨克斯风)》
签名与日期:BernardBuffet(右上);1989(左上)
油彩画布130.2x162.3厘米(51x63英寸)1989年作
估价:人民币3,200,000-4,500,000美元500,000-700,000
法国战后画家贝尔纳?布菲的具象画作有着独特的表现主意风格,其特点是充满力量、棱角分明的黑色轮廓,以及风格别致的图像和色彩板块。1943年,他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展开了他的艺术生涯。他的作品获得艺评家皮埃尔?德卡哥的大力推崇。1947年,他举行了人生第一次个展,巴黎现代艺术国家博物馆随即购入他的作品《静物与鸡》作为馆藏。布菲作品的独特风格让他于1950年代初便开始受到各界人士肯定,在当时的巴黎及国际艺坛享负盛名。
布菲还参与了许多文学作品的插图与歌剧和芭蕾舞舞台的设计。1971年,法国政府授予布菲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布菲在1974年画家当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1973年,一名热衷布菲的收藏家在日本静冈县长泉町创办了“贝尔纳?布菲美术馆”,美术馆内有超过2000件藏品。
《两个小丑(萨克斯风)》作于1989年,描绘了一对悲喜交加的二重奏音乐家。他们身穿华丽的小丑服装,面向观众,严厉悲伤的表情与勾画出开朗表情的妆容形成鲜明对比。
《两个小丑(萨克斯风)》结合乐器及舞台服装,是“先锋派艺术”常见的主题。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小丑、杂技和音乐是艺术家常用的主题,知名艺术家如毕卡索、夏卡尔和乔治·鲁奥等人都曾创作一系列小丑主题作品。在画家眼中,马戏团表演的人物是画家内心的影射,艺术家艰苦的生活、富有魅力的性格以及带有魔力的画作与马戏团里的小丑产生共鸣。
从1950年代中开始,布菲便开始重复创作以马戏团,杂技以及小丑为主题的作品。1955年创作的“小丑”系列以夸张的妆容以及悲伤的表情凸显人物的内心的感伤。人们普遍认为布菲的艺术带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他的“小丑”系列作品生动地体现了在二次大战后欧洲民众因战争而感到的焦虑、痛苦和迷失。1955年的“小丑”系列相当成功,那一年,布菲获巴黎《艺术收藏家》杂志票选为“最佳战后艺术家”。
《两个小丑(萨克斯风)》是布菲相隔30年后重新创作“小丑”系列作品的其中一幅。同样的主题,与1950年代的作品相比较,却有很不一样的观点。这一系列的小丑看上去表情较为冷漠,但他们手持乐器与身穿色彩明亮的表演服,与1955年系列相比,看上去更欢快一些,人物表情也不显得那么痛苦。这些人物放下了战争所带来的不安和痛苦,接受了生活的现实与残酷。《两个小丑(萨克斯风)》中的人物不被环境所影响,对未来怀着希望。
战后及现代艺术
达明安·赫斯特(1965年生)《氢化钙》
家用亮漆画布52x597/8英寸(132x152厘米)
估价:人民币2,000,000-3,000,000美元300,000-500,000
签名、题款、日期与题识:2007DamienHirst“CalciumHydride”I'heart'BRIONY(背面);DamienHirst;Hirst(画架)。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