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时2014年春拍:王铎行书佳作亮相
0条评论 2014-04-01 10:45:4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王铎(1592-1652)行书五言诗

王铎(1592-1652)行书五言诗

绫本立轴 1647年作 169×48cm

出版:《神州国光集》第四期,神州国光社,1908年。

著录:海纳川《冷禅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二》P713-714,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王铎一生书法创作的一个制高点,即是他气吞长虹,前无古人的巨幅大轴。这些作品的产生,正好又是在他第二次政治的失败,也可以说是他追悔不已的晚年期——从顺治二年五月降清一直到顺治九年三月病卒。他作了七年的“贰臣”,成了卖国投降的罪人。叛君事清,政治伦理价值观被摧毁,再加上异族的猜忌,政治上的无作为,都只好把满腔的怨气与悔意投入到书法创作中去,即“一寓于书”。

而在这段时期之内的书法作品很突出的一点,便是这时期的行书已经没有了崇祯末年所特有的气势与力量。如顺治五年的《为段西美书诗轴》,顺治七年的《北方作诗轴》,或平和,或委婉,别有一种看山还是山的味道。这张《行书自作诗》内容是将南行而为友人书旧作,用笔稳健,结体崎侧,墨法也没之前那么夸张,已入复归天+然之境。而这首旧作五律,不见于黄道周编选的《拟山园选集》中,因此也有文献上补缺的意义。虽然王铎在清人的朝堂之上是几乎不发一言的,但不代表他就老昏不问天下事了。这首《行书自作诗》即是一个明证,诗里分明是对时局的不满,对百姓的怜悯,以及对自己不能有所为的徒呼奈何。

这首诗王铎只说是“旧作”,但《拟山园选集》中却没有收录,所以诗名最初是无从得知。但巧的在王铎一件《诗稿册》中也有这首五律,知为《寄玄平》的第二首。《拟山园选集》没有这首“其二”,却有《寄玄平》的第一首,收在《拟山园选集》五律卷二。这位玄平即宋权(1598-1652),河南商丘人,也是宋荦的父亲。宋权中天启五年(1625)进士,后官至太子太保,和王铎一样,最终也归降了清朝。

难得的是民国海纳川所著《冷禅室诗话》中曾提到过这件作品:“予每见昔人墨迹,辄手录其文,兹得二诗如下。孟津王文安(公铎)《将南行赠友人》云:长安才几日,临别少从容。我弄他乡月,君闻何寺钟。南山饥季女,北渚缉芙蓉。深愧未能荐,云雷想欲龙。宜兴相公周玉绳(延儒)《夏日同王长石登承云塔》云:荆溪晴日散花聪,野棹萧然试采风。供奉久推真柱史,登临仍上蕊珠宫。千林翠逗霏微里,九陌尘销指顾中。自是前身王子晋,今从缑岭问鸿蒙。二公青史不无微词,因其诗世不多见,故并存之。”

这位海纳川,生平不详。据诗话中所记,曾与康有为等人唱和,又似在西北一带游宦较久。而从他的记录中可以知道,王铎的诗在晚清已是“世不多见”,而王铎生前却是作诗不断,至少在一万五千首以上,可惜都被他焚毁,留下来的只是一少部分。万幸存下来的这首,也是王铎真实心境的重要见证了。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