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国纽约亚洲艺术周
0条评论 2014-04-01 09:36:04 来源:美术报 作者:梁卓帆

中国水墨进入大都会博物館

中国水墨进入大都会博物館

3月14日到22日,美国纽约举行了一年一度为时9天的亚洲艺术周,包括49个亚洲艺术机构、5家拍卖公司及19间美术馆和文化机构参与了此次盛会。主办当局在纽约市内做了颇多推广工作,电话亭、路灯、公交车站都贴上了艺术周的宣传海报,甚至美术馆、画廊附近街路上亦贴上了展出机构的方向指示,务求令访客能轻易找到展出场所。

在狭长的纽约市内,大部分参与的画廊、博物馆和拍卖行都集中在纽约市的中央公园附近,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园外有数家著名的美术博物馆如大都会美术博物馆、纽约市立美术馆、国家美术博物馆都坐落在公园东面,所以很多画廊都选择在公园东面和公园平衡的麦迪臣大道开店。著名的拍卖行如苏富比、邦翰斯和佳士得都在公园的步行范围以内。

坐夜机到纽约,早上6时多下机,刚好看到了绚烂的晨光,到了酒店,放下行李,就马上出行,跑到最早9时开门的苏富比拍卖行去。楼高11层的苏富比大楼,为了今年的亚洲艺术周也用了好几层楼来作此次的展出和座谈会之用。苏富比的展厅设计相当宽敞高雅,虽说是“亚洲”艺术周,但在这里的展品大多是中国的艺术品,而其中又以书画居多,粗略估计约占展品的7成以上。而且在苏富比大楼的外墙,更有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作品4月5日在香港拍卖的宣传,可以看出苏富比对中国方面作品的重视程度。

在中央公园的邦翰斯拍卖行则以地库全层作为艺术周的展览场地,这里也展出了大量中国画。大楼内部分较小型的展厅则展出了日本、韩国的艺术品如雕塑、佛像等。话说回来,原本今年艺术周的基调是青铜器及佛教艺术,但在大势所趋下,中国书画还是占据了不少展厅的显眼地段。说到青铜器,著名的蓝里捷古玩行与苏富比均展出了多款大型的古青铜器。此外,与艺术周久违数年的比利时古董商GiseleCroes高古轩画廊今年重投亚洲艺术周怀抱,还在名为“物质与记忆”的展览上展出了明代铜鎏金站像。不过,高古轩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它在艺术周上展出了一幅曾梵志的新作,曾梵志的画被放在高古轩书店显著的位置。

大都会美术博物馆是艺术爱好者必去之地。坐落在中央公园东面第五街上的博物馆永远都是车水马龙。通过安检后买票入场,售票的小姐在售票时告诉我,25元的入场费只是建议收费,如果访客不愿意付全费的话,也可以想付多少就付多少,这项措施相信会令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受益不少。在二楼东侧就是亚洲艺术厅,展厅也很切合艺术周的主题,摆放了很多佛像和青铜器。

但并不是很多画廊都能像大都会那样有宽阔的空间去陈列展品,集中在中央公园外麦廸臣大道上的许多画廊,规模都比较小。很多都是在一些几层的小楼里占上一层,这个安排省却了许多访客到处奔波的时间。比方说,在麦廸臣大道和五十七街交界的邦翰斯拍卖行的对面,有一幢14层高的FullerBuilding大楼,就是一座艺术品画廊大楼。仅在这幢大楼内,参与的画廊就有9家之多,其中,14楼的J.J.Lally&Co.OrientalArt就展出了大量青铜器。还有展出各种日本艺术品的MikaGallery、GalleryFW、TKAntiquities。此外,还有些从外地来的参展商租用了大楼内的部分场地展出。

除了比较静态的展览外,各机构还举办了不同类型的交流活动,苏富比有论及当前中国艺坛及前瞻的研讨会,佳士得有论及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当代艺术的讲座,亚洲学会也举办了不同讲座,其中包括景观石收藏家胡可敏有关收藏景观石的讲座。韩国、日本和中国的艺术馆、几间拍卖行和美术馆都举办了不同题材的讲座,让大家有机会深入探讨亚洲艺术的去向。幸好大部分展出单位都集中在一两个地区,所以笔者能在很短时间内参观了大部分单位,虽难免有走马观花之感,但也总算不枉此行。在回程的飞机上,笔者一闭上眼睛,一幅幅在展厅上看到的画仍历历在目。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