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美国艺术市场藏家群体多元化 青铜器拍卖大幅增长
0条评论 2014-04-02 10:10:4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小水

\

纽约苏富比高级董事及中国艺术部主管汪涛先生

纽约时间2014年3月13日上午9点,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与美国artnet全球有限公司联合主办、99艺术网作为首席合作媒体的“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在纽约曼哈顿苏活区克罗斯比街酒店拉开帷幕。在论坛现场,99艺术网采访了纽约苏富比高级董事及中国艺术部主管汪涛先生。

99艺术网:您觉得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如何?

汪涛:我觉得很多从事艺术品行业的人都很嫉妒中国艺术品市场,不久前美国一位有名的古董商说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炒得太高,很危险,艺术市场肯定要崩盘。好像觉得艺术品在中国拍卖价格非常之高,甚至里面有很多水分,这样的现象是有的,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即使是把泡沫、水分去掉之后还是最快的。

99艺术网:您觉得国内的拍卖行走进国际市场会遇到哪些问题?

汪涛: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我只是在外面看他们拍卖,但是我觉得从这两年嘉德、保利在香港的拍卖来看还是在进步,它们对香港市场适应起来还是快得多。如果到伦敦、纽约、巴黎就会不同,目前据我所知国内拍卖行还没有到美国或英国来拍卖,主要是货源的问题。

99艺术网:美国的艺术市场较国际化、多元化,在中国艺术品收藏方面其藏家构成是怎样的?

汪涛:在美国拍卖的国际化程度特别高,从买方市场来说,在纽约中国买家很多,但不像香港几乎80%、90%都是中国买家,只占到40%-50%。美国比欧洲还要多元化,收藏家的群体包括美国人、欧洲人、亚洲人等,他们都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这些50%不是中国的藏家,但是他们也在买中国艺术品。

99艺术网:在美国艺术拍卖市场上哪一类中国艺术品比较受欢迎?

汪涛:有区域性的特点,可以说现在信息化的程度非常高,在纽约、北京、香港或者伦敦、巴黎都能了解整个市场的基本走向和价格,地域性区别越来越小,即使这样也还是有一些区别。在美国当地的收藏家,从其兴趣和审美观来看,可能对高古的艺术品更感兴趣,比如青铜器、古玉、宋瓷等。

99艺术网:苏富比的艺术空间也举办过很多次展览,您觉得学术展览和拍卖之间如何更好地互动?

 汪涛: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有互相交融的情况,但是拍卖行的空间跟一个画廊还不完全一样,拍卖行的艺术空间不需要去培养艺术家,而是把已经成名的艺术家作品或者是已经有市场的艺术品在空间里展示。某种情况下,可能策展人也会把一些画廊的方式带到这里来,至于做的成功与否谁都不知道,因为苏富比艺术空间刚刚运营一年多,现在做判断还为时过早。

99艺术网:最近青铜器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点,那么青铜器在国外拍卖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汪涛:高古青铜器一直是西方收藏中国艺术品的重项,这与中国收藏的传统有关,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青铜器的收藏是中国艺术品收藏里最重要的一块,到了50年之后,在中国大陆古代青铜器的交易全面禁止,但是在海外还会继续保持,因此重要青铜器的拍卖交易都还在海外。中国大陆如果说是要发展(青铜器拍卖),我觉得应该系统地考虑青铜器作为中国艺术重要的一个板块应该怎样去管理,盗墓出土的器物是绝对不能拍的,苏富比现在定的年限都是82年以前有著录或者有流传的青铜器才能拍,这点在苏富比管得非常严,这一点国内也可以参考,一定要在有管理的情况下才能交易。上拍的青铜器一定是有来源、有出处的,价格完全体现在其出身和身份上面,这样才能使市场真正健康地做起来。

99艺术网:收藏青铜器的藏家群体构成怎样?

汪涛:最尖端的青铜器收藏还是以海外藏家为主,中国大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关注中国青铜器。

99艺术网:您觉得当前青铜器的价值与其价格相符吗?

汪涛:不相符,青铜器的价值很高,但是价格还是比较低。青铜器在三、四十年代时拍卖价格非常高,跟明清瓷器官窑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三十年代末在伦敦买当时最好的永乐青花宫碗也就四十多英镑,而买一件青铜器得一千多英镑,差别非常之大。

99艺术网:青铜器拍卖的市场前景怎样?

汪涛:这两年青铜器拍卖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至少从价格来说青铜器这块的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99艺术网:谢谢您!
 

【编辑:张辉】

编辑:张辉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