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
当你站在法国卢浮宫的《蒙娜丽莎》面前,欣赏她神秘微笑的时候,你知道它被修复过70多次吗?
油画本身的材料和构造决定了任何一幅油画作品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衰竭的过程,这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传世至今的名画,几乎都经历过油画修复师的“妙手回春”。
但与艺术家和名画相比,“幕后英雄”油画修复师的公众知晓度实在太低。
前段时间,曾有一位微博网友“小桶的背面”在网上慨叹,“真不知道我们这个专业怎么找工作啊,好纠结。”她所谓的“专业”,正是油画修复。
油画修复师究竟是如何修复油画的?中国又有多少油画修复师呢?
耗时耗力伤身体
“小桶的背面”本名叫王沫沫,是一位90后女生,2013年毕业于意大利马切拉塔美术学院文物修复理论与技术专业。马切拉塔美术学院是意大利一所著名的国立美院,成立于1972年,目前约有700名学生,45名固定教师以及一些客座教授。
2010年,王沫沫抱着对艺术的热爱来到意大利小城开始了文物修复的求学之路。三年间,她主修、选修了包括油画、博物馆学、木质修复、镀金技术、化学、生物在内的多门课程。不仅如此,在课堂和假期实践中,她还进行了多次油画修复工作。
她给记者记者发来自己曾经修复的油画作品图片。修复前后的两幅图片对比相当明显,修复前的画面黑作一团难以分辨,而且画布还破了两个大洞;修复之后画面清晰明了,漏洞也修复完好。
“刚拿到这幅油画的时候感觉修复难度很大,因为画布松散,且破损严重,真不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环境下被保存的,竟损毁成这个样子!”
王沫沫向本刊记者回忆了修复过程: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画布补全。补画布对精准度有很高要求,因为必须按照它破损的边缘剪裁一块大小同样的画布;其次是表面清理,这是油画修复的重要环节,表面尘污必须去掉,因为它们会进一步污染和侵蚀油画的光油层和颜料层。油画在什么环境下保存表面清理就需要相应的化学试剂,但通常修复师很难知道保存的环境,所以需要不断尝试。
“清理时要多次试验,使用不同试剂、不同比例调试,看哪个更有效果,而且不能损坏画面。有的试剂虽然看上去清洗速度很快,但很容易损坏画面,这自然是不行的。”王沫沫说,她曾经遇到过一个画面情况特别复杂,每个部分都需要不一样的试剂来清洗。然后再进行补色,补色的范围要严加控制,避免覆盖未损失的部分,在多数情况下,无需对龟裂进行填补。
油画修复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很伤身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油画修复工作室专业修复师徐研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两只手的手背上都长满了湿疹。“修复过程使用的材料很伤身体,比如油画上面的灰尘、细菌、微粒很多,很容易被感染。清洗油画会用到化学试剂,会造成慢性中毒,对人的身体危害很大。”徐研说。
王沫沫所说的这幅画修复时间长达3个月,最终在团队合作下顺利完成。因为收藏者也不知道画的作者和名称,只能根据现有情况判断绘画年代为20世纪初期,后来王沫沫和同学为这幅画起名叫《牛》。
国内美术馆绝大多数没有修复力量
油画修复在我国算是个新兴行业,在欧洲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根据资料记载,在欧洲油画修复经历了很长一段摸索和缓慢发展的阶段,早期人们对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的认识有限,有些油画修复的技术和措施,如今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比如一直到20世纪初,很多博物馆仍然使用水和肥皂来擦洗油画,将油画浸入亚麻油中,或用黄油、猪油、工业用机油、啤酒、凡士林等作为调料涂抹画面,以图恢复失去的色彩。但如果没有前辈修复工作者几百年来不断的努力,很多早期的油画名作很难流传至今。
二战期间,大量油画作品流入美国,同时一大批有经验的修复工作者也移居美国,促使美国艺术品修复行业迅速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仪器的应用,人们通过化学分析和借助新的观察手段如显微、X光、紫外线、红外线等,对油画的物质和化学结构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
专门的设备和工具,如50年代产生的热真空工作台,使传统的衬托和整形工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70年代比法胶的普及和运用,代表了新一轮的材料革新。在最近20年里,油画修复的发展更为迅速。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油画的司徒勇,1985年前往美国继续深造,一边求学一边打工,工作就是在一个修复工作室做油画修复。据司徒勇介绍,修复工作室大部分老师三代都是修复师,当时都非常有名气。“我在工作室学习和工作4年多,而当时国内对这个行业还没什么了解。”
四年后,司徒勇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旧金山艺术品保护和服务公司以及司徒勇修复工作室,主要致力于油画、壁画和纸本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
在20多年里,工作室为美国旧金山地区和其他各州的博物馆、画廊、保险公司、拍卖行和收藏家等机构和个人修复了大量的艺术作品。1999年该公司与美国博物馆服务公司合作,向中国多个专业单位提供了修复设备、材料和人员培训的服务,并指导修复了一批包括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吴大羽、吴冠中等著名油画大师的作品。
“在国外,修复油画的来源有博物馆、画廊和画商、拍卖行和私人收藏者等,这与国内情况差不多。区别是国外比较有规模的美术馆或博物馆均有自己的修复部门和修复师,而国内的美术馆和博物馆绝大多数还没有自己的修复力量,也没有把油画的保护和修复当成一种必须的日常工作,因此比较稳定的修复油画来源还是出自私人。”司徒勇对记者说。
教学科研能力不足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样地,意大利在文物修复专业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除了王沫沫所在的马切拉塔美术学院,还有不少综合性大学也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大学,包括博洛尼亚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等。
在西方,油画修复是较完善的学科。从上世纪70年代,西方有条件的美术馆、博物馆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修复中心,包含内容很多,如安全的存储、展示、温湿度的检测,传统意义上抑制作品的损坏和预防等,延缓自然老化过程。
与欧美国家相比,油画在中国的历史较短,还没有形成油画修复的传统。目前的修复力量基本为外来,由于人才较少,相互间缺少交流机制,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业和建立行业规范。大多数美术馆和博物馆没有把油画藏品的保存和修复作为一种立馆的基本功能和责任来对待,也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和运作预算。
在教学研究方面也几乎是空白。在大专院校中,目前只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院、广东美术馆和上海油雕院等少数几家美术类机构设有油画修复工作室。这些学院基本都处于人员少、设备不齐全的状态,不仅如此,修复专业也尚未被教育部列入正式专业。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是国内美术院校中第一个成立专业油画修复基地的院校,该修复基地目前共有5位老师,但据记者记者查询,实际专职的油画修复师只有王晨一人,而她本人目前正在意大利进修。
上大美术学院的油画修复中心主要以科研为主,计划成立艺术品修复专业。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王晨表示:“油画毕竟是一种财产,如果不把自己的科研队伍建设好,我们不敢轻易投入教育。而且油画修复是综合性学科,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修复类的化学、修复实例研究、材料学、艺术史等。目前我们打算先开油画修复的基础课,让学生有这样的认识。”
此外,中央美院美术馆也有油画修复工作室,共有老师3人,助手3人。据该校专业油画修复师徐研介绍,中央美院的油画修复专业目前正在筹建阶段,油画系也建了自己的修复工作室,人文学院也有相关方向和课程。“如果将来能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会是很好的专业”。
徐研表示,自己进入中央美院美术馆就是希望逐步建立一个专业的油画修复工作室,但他很清楚,“这需要很长的时间”。“馆里很多同事很好奇,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油画修复,而且修复一幅油画不是三两天就能办到的,不出活儿,别人就会觉得我什么都没做。”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徐研很无奈,唯有拼命工作。
油画修复师非常短缺
2011年底,中央美院美术馆曾经举办了一次“美术馆藏品修复展”,虽是小型展览,却引发媒体对油画修复师这个群体的关注。
当时有媒体采访徐研,他表示“内地专业修复师不过十人左右”。另有数据显示,在北上广等几大城市相关机构中所拥有的修复专业人员尚不足二十人。与亟待修复的名家油画作品数量相比,专业油画修复人才的缺口极大。
时隔3年,现在修复师的数量是否有所增加?司徒勇表示,“还是非常短缺”;而徐研则表示:“这几年专业修复师数量是在增加,各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也都越来越重视这方面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所谓从业人员少,是相对于西方而言的。”
虽然近些年油画修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开始受到重视,但仍面临标准缺失、专业人才稀缺和市场化不完善等三大问题。
由于历史及客观条件等原因,我国老一代油画家如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樑等的作品长期缺乏适当维护,状况都很差。司徒勇介绍,有些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些作品100%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复和抢救。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文革”后期的油画,由于所用材料质量不佳,大部分都已有损坏的现象,如不及时采取保护和修复的措施,寿命恐怕会更短。此外,在展览和运输过程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新旧油画遭到损坏。
据本刊记者了解,在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瑞典等有很长油画创作历史的国家,不仅有众多高水平的油画修复师,还有专门的油画修复委员会,为油画制定和实施最科学严谨的修复方案、修复步骤,建立最细致的修复档案。
比如,在美国,历史文化艺术保护学会拥有3100多名会员,其中从事油画修复专业的个人会员700多人;全美国个人、博物馆、画廊和艺术院校的油画修复工作室也有500多个。
不仅如此,国外已经把保存工作的重心从修复已经损坏的油画转移到避免损坏的发生,即从修复转移到预防性维护。这件事涉及储藏、展览、保安、包装运输等不同环节,在一个美术馆或博物馆中需要不同部门的参与。“因此它不再是一个修复师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它首先是一个馆长的事情。”徐研说。
只有油画需要修复么?显然不是。
2014年2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称,2002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过一次馆藏文物腐蚀损害情况调查,发现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受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这项历时3年的调查涉及全国各地2803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1470余万件(组)馆藏文物,结果显示文物腐蚀损失状况相当严重,但目前用于博物馆藏品保护的经费却仅占博物馆业务经费的5%。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