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各大艺术院校的招考已基本结束,可以说每年一次的艺术生大军蜂拥北京城的火爆场面已经成为北京城开春儿的一大景象。按理说与充足的艺术新鲜血液涌动相对应的应该是国内文化市场的繁荣,但现实却是,上自政府,下到百姓,都对文化与艺术的发展状况充满担忧。两会期间,各界代表与委员更是针对纷繁的文化现象表达了忧虑,提出了建议。为此,记者邀请到国家一级编导、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苏自红就目前的艺术生就业、艺术教育与创作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鼓励艺术毕业生到地方去做“鸡头”,不要挤在北京当“凤尾”
曾经有媒体总结当下艺术教育的六大困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考前市场火热,考后就业困难”。的确,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就业形势,就我了解的舞蹈专业来说就业确实不是很容易,我觉得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学生想到学校当老师,从事舞蹈教育工作。但现在高校、中小学校进人对学历要求很高,必须是研究生学历,本科生根本就没有了机会。二是学生想到文艺团体当演员,可这些团体招聘名额是很有限的,只有极少数学生能进到文艺团体中去。三是学生想到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同样这样的名额机会也是越来越少,因为它不像演员行当更新换代那么快。这几个方面就造成了舞蹈专业的学生就业比较困难。
我想,面对这种局面,各个学校都会想办法来帮助与促进学生就业。我们中央民族大学历年来对学生的毕业就业工作都是十分重视的,并且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比如说我们学校自2003年起每年都为应届毕业生举办毕业汇报演出晚会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全国各地有20-30多个用人单位前来参加。学生就业方向大概有六种:一是到文艺团体从事舞台表演,比如说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和北京歌剧舞剧院,以及外地的一些文艺团体。二是到中高等艺术院校和综合类大学从事舞蹈教育当老师;三是到文化馆、少年宫从事群众文化普及和教育工作;四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艺术管理;五是报考研究生,这块儿人数也是越来越多;六是北漂,或改行。
前些年我们学生就业率比较好,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对我们民族舞蹈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近年就业率下降较快,除了以上所说的原因外,很多学生不愿意到外地去,都想留在北京;对工作地点、待遇要求也比较高;考研的人数在增加,但最终考上的也是比较少的,所以北漂的人逐年增加。我们学院历来是鼓励学生到外地、到地方去做“鸡头”,当学科带头人,不要在北京当“凤尾”。另外,自中央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各文艺团体纷纷改企,包括反腐工作的深入,没有了很多大型晚会的举办,虽然北漂生活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已不是选择的目标,但就业形势确实更加严峻了。
艺术生培养: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演出机会
但这里存在一个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学习艺术表演的学生人数很多,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却是人民群众对文艺演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好的文艺作品期待值很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各大艺术院校每年的艺术创作成果并不少,其中不乏精品,但是在艺术创造成果与人民群众生活之间缺少一个通畅的交流渠道。
我认为艺术院校艺术人才的培养与艺术成果的创造是齐驱并进的,艺术人才培养离不开艺术成果的创造。舞蹈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舞台实践,而舞台演出实践恰恰离不开观众的观赏,这正好是艺术创造成果转化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双向需求。打通艺术创造成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渠道,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关键在于艺术院校可以建立一个长效的舞台实践演出机制。
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和上课,不像以演出为主文艺团体那样有大量的演出。但是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艺术实践演出,走出校门,面向社区,服务社会,与地方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合作,我觉得应该多从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经常也会接收到很多单位的邀请,参加一些公益的演出活动,但这种演出毕竟是偶尔的,间断性的。如果形成一种长期的演出机制,既不耽误学生的上课与教师的教学,又能进行一些舞台实践,还能满足人民群众欣赏文艺作品的需求,这是很好的。
还有就是我们每年都会有毕业汇报演出,我觉得这种演出是可以对外公演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可以跟电视媒体合作,比如说我们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在《舞蹈世界》栏目播出我们毕业生的毕业汇报演出已经两三届了,通过电视媒体,广大观众就可以及时欣赏到我们创作的新作品。这种形式效果很不错的,收视率很高,观众反响特别好。
提升国民文化艺术修养,首先得普及中小学艺术教育
在文化艺术教育领域,除了上述艺术高等教育与人民需求存在矛盾的问题外,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包括冯骥才在内的文化艺术界专家都表示应该扭转现在艺术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过多,毕业生数量过剩而基础和大众艺术教育薄弱的“倒金字塔”结构,夯实艺术的基础教育,使文化艺术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提高国民整体的文化艺术修养。
我认为要使艺术真正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艺术的基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与语数外同样重要的必修课程。因为“艺术教育是开发人的心智”!就舞蹈来说,它不仅是最好的审美教育,能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能使孩子身心健康,精神愉快,气质高雅!通过舞蹈基本功的基础练习,可以使孩子的体型变得挺拔起来,身材变得优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在基础教育阶段,舞蹈老师可以先教授各个民族舞蹈中动作简单、节奏欢快、情趣丰富的舞蹈,如藏族舞蹈的“踢踏”,“果谐”,蒙古族舞蹈的“硬腕”、“硬肩”,维吾尔族舞蹈的“赛乃姆”;朝鲜族舞蹈的“安旦”,傣族舞蹈的“孔雀舞”,彝族舞蹈的“拍手舞”,佤族舞蹈的“木鼓舞”,苗族舞蹈的“芦笙舞”;土家族舞蹈的“摆手舞”等等,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可以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得到舞蹈艺术美的教育和熏陶,而且还能使孩子们从中学习了解到中国民族舞蹈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做更好的规划与更多的投入!
要想作品深入人心有魅力,创作者必须立足生活有真情
艺术工作者最终是靠艺术作品说话的!艺术作品不仅是文艺工作者的成果,也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国家与人民需要好的艺术家来创作好的作品!那什么是好的作品?我觉得好的作品不仅能够历久弥新,有生命力,也要与时俱进,充满时代特色。
好作品首先必须立足于生活的基础上,作品的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编导必须要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从生活中发现寻求独特的美,这是很重要的。藏族三人舞《牛背摇篮》就是由此而来:当年我们进入藏区,看到高原牧区那种淳朴、单纯、富有意境、独具特色的生活状态,人与自然、人与动物非常和谐、非常美好的生活关系,心中的一种感动,一种震撼,一种敬畏油然而生!也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是我们却可以用舞蹈的形式把它呈现在舞台上,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编导创作的唯一源泉。上周我刚从香港回来,应邀在香港舞蹈团排演了一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晚会。藏族三人舞《牛背摇篮》依然在节目单上,上演以后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不但香港舞蹈团的演员喜欢,香港观众也特别喜欢,香港舞蹈总会主席说:“在香港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原汁原味的作品了,非常感动!”。这个舞蹈是创作于90年代,17年过去了,我们自己现在再观看,依然觉得还是那么清新,那么令人激动。
其次,好作品要有情,情是舞蹈的魂。离开情感就没有了舞蹈,所以我们的创作要寻求特殊的情感。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与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之后,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生死别离带给灾区人民的无限悲恸,看到党中央对灾区灾情的亲切关怀,看到人民子弟兵救援现场的奋不顾身,看到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同舟共济,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舞蹈《废墟上的赞歌》、大型民族歌舞剧《玉树不会忘记》就是在情感强烈撞击的情境下诞生的。我们每当创作这样的作品时,都会被生活中的真情深深的打动,都是流着眼泪去创作的。首先震撼了自己,洗礼了自己,把自己真正融入那种情感当中去,去创造、去表达人世间丰富多彩的情感,最终作品的呈现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舞蹈艺术所具有的感染力和魅力。
再次,民族舞蹈的创作要牢牢把握民族特质,编导必须深入民族地区,融入该民族的生活,读懂该民族的语言,培养民族情感,再用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情感去描绘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思想、表达他们的情操,才能得到民族的认可和喜爱,才具有生命力!如果仅从编导自己主观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的生活,得不到民族的认可,这个作品肯定也是昙花一现,没有生命力的。另外,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艺术家要深入了解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多创作接地气,意境美,真感情的艺术作品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