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东南亚艺术之旅:佳士得呈献东南亚华人艺术家特展
0条评论 2014-04-08 10:13:4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钟泗宾(新加坡,1917–1983年)《蓝色构图》 

钟泗宾(新加坡,1917–1983年)《蓝色构图》
油彩 画布 92 x 153厘米

香港佳士得隆重呈献东南亚华人艺术家特展,于4月12日至4月30日期间于香港佳士得艺廊举行。本次洽购展览涵盖60件作品,来自26位艺术家。展览分为连系、家园、海外及超越四个主题,代表华人艺术家集体旅程的不同阶段。精选展品包括丹龙黄、张荔英、陈文希、钟泗宾、黎谱及李曼峰等的作品。东南亚华人艺术家特展试图打破国籍、年代和艺术风格的藩篱,这个展览将掀开东南亚艺术的新一页。

连系

尽管艺术家移居东南亚后接触到全新环境和题材,并试图挑战中国水墨画的美学风格,但其传统地位一直未受动摇。这从第一代和第二代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李曼峰《和平与美丽》

李曼峰《和平与美丽》

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李曼峰(印尼,1913 – 1988年)的《峇里生活》刷新东南亚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而他另一幅画作《和平与美丽》将于今次活动中展出。这幅作品展示新移民对和平、稳定及于东南亚丰富的山景中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家园

艺术家将注意力投向新环境,通过画作表达对东南亚生活的独特情怀。东南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充满生命力却不失静谧,这种理想氛围使海外华人艺术家很快便能融入新家园。

丹龙黄《泰国的村庄全景》

丹龙黄《泰国的村庄全景》

本次展览亦将展出泰国艺术家丹龙黄(泰国,1936 – 2002年)其中一幅备受市场注目的重要作品《泰国的村庄全景》。画中村落空无一人的场景是艺术家的创作特色之一,让人无拘无束地欣赏画中景观。丹龙黄的作品充分彰显“家园”的本质和亲密元素,而画中树底由工人整齐排列的工具,进一步展示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尊重的关系。

海外

地区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驱使不少艺术家经常外游,从独特的地区文化体验中汲取灵感,并以本土人民和景色作画。早期的移居者不仅捕捉本土风情,更对整个地区的文化产生兴趣,他们在旅途上形成不同风格,展现东南亚地区艺术的特质。

钟泗宾《女人与波罗蜜》

钟泗宾《女人与波罗蜜》

钟泗宾(新加坡,1917 – 1983年)的《女人与波罗蜜》是本次展览的焦点之作。钟泗宾是南洋艺术的先驱,此作品呈现他于1970年代后期的著名风格。钟泗宾在作品中描绘出平和深邃的表情、姿势放松的细长四肢和周边环境的茂密树木,巧妙捕捉宁静的乡村生活,洋溢浓浓的田园气息。

突破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同时突破东西方艺术的界限,在描绘非传统主题时,他们摒弃运用传统媒介,亦不再以非传统方式使用传统媒介。东南亚的华人艺术家透过当代中国水墨画和混合不同媒介的作品,形成一种超越区域的视觉语言,并展示出区内艺术家在全球美学运动下的一致和团结。

《蓝色构图》(见页一)呈现出艺术家钟泗宾的娴熟技艺术与自信。他在几何形状中运用大胆色彩,清楚展示米罗式的抽象手法。此佳作代表了艺术家在东南亚地区工作时累绩的经验和艺术体验,其珍稀独特的背景,使之成为是次洽购展览的另一焦点。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