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专场:
在3月24日至4月6日的两周中,孔夫子旧书网结束专场拍卖29场,与上一期相比有所增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期有11个专场的成交率都达到了100%,表现十分喜人。
左:荣宝斋木版水印信笺 溥心畬瓦当笺
右:朵云轩老木版水印画笺 弘一大师佛像画笺
出自"木版水印 木版年画专场拍卖"
本期成交率为100%的专场有:"系出名门-寿山多品种石印章、摆件保真专场";"萧军齐良末50年代毛主席油画等字画专场";"臻品雅集字画专场(三)";"民国原版旧书专场";"情藏石韵--寿山石精品雕件保真专场";"新古典主义-伏道兴篆刻艺术展";"木版水印木版年画专场";"近代大师遗墨";"名门之秀--寿山石精品雕件保真专场";"秦风汉韵---伏道兴篆刻艺术展";"畵丐少翁--山水含情觅知音(二)";
拍卖专场以藏品的部分共性为基础,不仅能够充分展示每一件藏品的意义,更能在集合中发掘此类藏品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收藏价值。
顾仲彝代表作 嫦娥 稿本
在这两周的中,"顾仲彝日记本亲笔手稿委任聘书证件专场"就充分展示了专场拍卖的优势。
顾仲彝(1903-1965),中国戏剧理论家、教育家、剧作家。原名德隆,余姚廊下(今朗霞镇)人,生于嘉兴。1927年起历任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讲师、教授,导演《秋海棠》,创作《孤岛男女》,改编《三千金》等。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校长。后回复旦大学任教。1949年至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戏剧学院教授兼外国戏剧教研室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及《辞海》编委兼分科主编等职。著有《编剧理论与技巧》等,译著有《希腊一瞥》及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等。
该专场共推出了68项与顾仲彝相关的各类藏品,包括日记本、手稿、著作、委任聘书、各种证件等。这些拍品单独每件来看,价值似乎有限,不过作为专场拍卖,则从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充分展示了顾仲彝的在学术及生活中的各种经历。这些藏品不论对于收藏还是研究来讲,都发挥了1+1>2的价值。最终,该专场69项拍品,仅流拍7项,成交率达到89.8%。
此外,本期几项高价拍品也都出自于专场拍卖。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