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观察】之二:打破艺博会审美疲劳
0条评论 2014-04-21 12:45:4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保兴

军械库

纽约军械库艺博展

编者按:暮春初夏,各地又将拉开艺博会的大幕。艺术博览会越来越多,林林总总,千篇一律,不免让观众有一种“艺博会审美疲劳”。在市场经济下,作为艺博会的主办方竞争压力也会剧增,也有艺博会没多久就夭折。艺博会如何维系生存,扩大市场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下面,浅谈一下,艺博会如何打破僵局。

放低姿态,务实

每每提到艺博会总会谈到有多少家画廊参展。其实,艺术博览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型艺术的集市。为画廊和藏家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如果桥的两端都玩虚的,这个桥是立不稳的。所以一个务实的艺博会要远胜于一个看起来高大上虚夸的艺博会。一个博览会要建立起一个真实的市场桥梁。拥有众多成熟艺博会的西方是相当务实的,能够交易就是交易,市场就是市场 ”星空间画廊总经理房方说。 如果艺博会不务实,可能艺博会这个桥梁作用就不复存在了。

当然,一个务实的艺术博览会并不等于要丧失艺术标准。艺博会举办大量的学术展览也是为了带动其商业,巴塞尔艺术展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艺术北京首席执行官董梦阳说:“一说到博览会就是商业,我们总是要兼顾它的学术性的,所以,选择的画廊还是有探索的,学术建树上有思考的”。

西方艺博会中的学术展览得益于其较为成熟的整个艺术收藏体系和市场体系。国内收藏和市场体系尚不健全。艺术北京首席执行官董梦阳表示:“以前我们的论坛都是高大尚的,论全球经济,现在变成教育型的论坛了,针对市场,大家有一些疑惑的东西或者需要了解的知识的东西做一些教育型的论坛”。目前来说,国内艺博会仍处于一个广泛撒网的阶段,让对艺术有需求的人们去触碰他能够喜爱的和愿意接触的艺术阶段。 所以国内艺博会仍需放低姿态,花些时间在教育或者引导的工作上。

分层经营,特殊定位

从国际上比较主要的几个博览会来看,无论是纽约还是迈阿密、巴塞尔、伦敦、菲雅克、巴黎,在一个主要博览会召开期间都有不同层次和定位的几家博览会同时开展。这是比较常规的一种格局。中国艺术市场很大,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活动,应该有更多定位、有区别的博览会同时展开。在现有基础上,将来还可以有摄影、设计等,可能再小众一点的,都可以有,在某一个细分的市场里边找到一个独特定位,并不是非得只能有一家存在,反而是很丰富,还是各有各的不同的受众群,不同的市场定位。

2013年,在国内名目繁多的艺博会之中,杀出了一匹黑马——ART 021当代艺术博览会。作为“ART 021”的参展商,上海詹姆斯·科恩画廊的负责人阿瑟•索尔韦表示:“参会画廊的质量和展示的艺术品也是一流的,展会三个楼层的布局与画廊的安排对参观者来说都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和愉悦,从一个展位到另一个展位没有很长很拥挤的过道,展示空间更像展览室或展厅,它们为艺博会注入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质感,ART 021定义了一种新的模式和平台”。

【相关阅读】

中国本土艺博会发展变奏曲

艺博会经营模式亟待创新

编辑:李保兴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