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诚轩2014年春季拍卖会:杨飞云巅峰之作
0条评论 2014-04-24 09:45:2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庞薰琹《展姿》 绢本 彩墨 37.8×40.5 cm

庞薰琹《展姿》 绢本 彩墨 37.8×40.5 cm

庞薰琹画作绝大多数收藏在美术馆,市场稀见,本场有两幅1940年代初期的精品,其一为绢本设色画《展姿》,以游丝描体现仕女的衣纹圆润流畅,舞姿翩若惊鸿,赋色淡雅清丽,极富表现力和律动感,为庞氏的盛年创作,留存至今日者少见,极为难得;另一幅《溪山无尽图》题赠知名媒体人卜少夫,画风清润,疏林坡岸,幽秀旷逸。1940年代卜少夫曾任重庆《中央日报》副总编辑,1943年庞薰琹为成都个展所撰写的《自剖》一文即发表于该报,本幅创作大约亦在此一时段。

苏天赐《秋诗初雨》 1996年作 布面 油画 67×67 cm

苏天赐《秋诗初雨》 1996年作 布面 油画 67×67 cm

苏天赐的风景画以表现春秋两季题材者最为杰出,1993年的《春风》及1996年的《秋诗初雨》是画家晚期风景的典型作品。前者充满律动感的树枝线条,后者虚化处理的山峦水影,色彩的块面相互交融,物象游走于具象与抽象边缘,无不体现苏天赐晚年的成熟风格。

丁衍庸《霸王别姬》 1973年作 木板 油画 60.7×45.6 cm.

丁衍庸《霸王别姬》 1973年作 木板 油画 60.7×45.6 cm

丁衍庸的《甲骨文字/兰》和《霸王别姬》分别创作于1964年和1973年,代表了其融合中国书画传统以汇通中西艺术的成就: 双面油画借甲骨、金文等古文字体入画,一面写“兰”字,另一面为“牛”、“鸿”、“虎”的组合;丁衍庸戏剧题材的油画仅有七幅,《霸王别姬》是其中描绘人物最多、风格最丰富深入的作品,堪称翘楚,而且与丁氏大多数以英文签名的习惯不同,本幅以中文书法和印章署款,极为少见。

孙宗慰的《梳妆》创作于1944年,由于正值日军轰炸重庆,画材紧缺,画家便就地取材,将作品绘制在火药桶的桶盖上。此类作品仅出现于1943年至1944年间,数量极少,现存约八幅左右,可谓是对这段历史的珍贵见证。另外,著名电影导演许幸之1950年代再次回归画坛后创作的《林荫深处》,秦宣夫在1940年代末与1950年代初为爱女创作的两幅肖像《小渝幼年》和《小姑娘》,都是动人的时代留影。

周春芽《今天冬至,TT是不怕冷的》 2008年作 布面 油画 120×140 cm.

周春芽《今天冬至,TT是不怕冷的》 2008年作 布面 油画 120×140 cm

周春芽专题的五幅作品,几乎完整呈现了他从1976年到2008年不同阶段的艺术面貌:1976年的《青城山》和《名山县》,是其早年在成都市美术社工作之余的色彩写生;进入四川美院后,1979年创作的《叶永青肖像》,显现出极强的造型能力,准确把握人物精神特点;留学德国后重新消化中国传统精蕴,1996年的《山石》大胆阐释古典文人山水,1998年的《白百合》对中西画法不拘一格的混合运用,皆为周春芽成功蜕变的最佳例证;“绿狗”系列标志着周春芽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人文符号,2008年的《今天冬至,TT是不怕冷的》创作于汶川地震之后,特殊的时间节点,使“绿狗”的符号意味进一步强化。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