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与老虎》(Linyi and Tiger)2007年
《林奕和杨》(Linyi and Yang),2007年
展览占据了MoMA剧院的两层,地下层滚动播放着展览的主体部分——30分钟的同名影片拍摄于长江三峡流域,通过虚构和纪实糅杂的视角,描绘了一场梦境般的旅程。地上层是一些照片,看似影片的截图,其实又不尽然。它们是影片里没有的镜头,类似电影赠送的花絮或彩蛋。
三峡大坝于2009建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而在建期间,100多万人被迫迁移,上百个城镇淹没江底,与之一起改变的还有为数众多的祠庙、古建、碑刻,以及当地居民日复一日的生活。张怡和凯利的影片并非意在评判功过,而在观察和记录。他们请来当地的工人以及文工团演员,一起建造了一艘潜水艇,漂浮于长江上,与之一起顺水而下。在旅程中穿插着各种怪异的场景——在游泳池里进行的心理咨询,几个人在水中牵着手描绘自己最近的梦境;穿着空姐制服的女孩站在船头,演绎安全须知录像;披着老虎外衣的演员在船厂里,跟着摄影机表演杂耍。有时普通人也闯入镜头,变成这场超现实旅程的一部分。大雨过后,一个光着膀子的中年男人深呼吸,开始演唱一首名为《为祖国干杯》的红色歌曲。影片拍摄时,重庆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红歌运动,后因突然的政治风暴销声匿迹。穿着游泳衣的男女纷纷跳入江中,在浑浊的江面中变成一个个彩色的小点。这场群众表演是对毛泽东数次畅游长江行为的致敬?影片并未明说,但艺术家在个人网站上发布的陈述无疑唤起了这一联想。
张怡和凯利刻意模糊了真实所见和想象之景的界限,呈现出的是现实和梦境的交汇时刻,是自我和本我的中间地带,是回忆和展望的混沌状态。MoMA助理策展人萨利·伯格(Sally Berger)在采访中说:“张怡和凯利一直对想象和真实的交汇感兴趣,这部影片也体现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关注点,亦即实际发生的事情,和这些事件如何在人们的回忆和想象中得以呈现。”2008年这部影片曾在MoMA的“新导演,新影像”电影节中放映,并获得很多好评。此后MoMA收藏了这部影片,并于今年电影节之际再次展出,以展览形式呈现完整的装置,照片成为影片的有力补充。
在影片中,在大雨中游泳的女孩向男孩描述她眼中的景象:“青山,绿水,白云,很美……还有,一个以华字构成的建筑,就建在江边,其实是一个未完成的废墟,用来纪念那些洪水的遇难者。”这栋大楼并未出现在影片中,不由得让观众心生疑惑,它究竟是真实存在的事物,还是女孩描绘的梦境?走上二层,那栋华字型的大楼豁然矗立于一张照片里,像一个未建成便遭废弃的纪念碑,或者一个徘徊故地不肯离去的幽灵。然而我们仍然无法判断它是否真实存在过的事物,抑或艺术家的想象。正如女孩在影片里的追问:“什么又是想象呢?从某种意义来讲,它是记忆的开始,一个你可以谈论,但不再存在的地方。城市的淹没是真实的,但想象地下意识地讲述它,又是抽象的……那么,在被淹没的风景里,心又在哪儿呢?
本次展映至8月15日。
编辑:admin